第三節:內觀.守靜.存思.守一諸術

  內觀.守靜.存思.守一諸術,屬道教所謂修真之術,魏晉南北朝之前即已信行。這些方術皆是依據形神相依,形須神立的教義而來。認為人身肢體臟腑器官都有神,神皆有姓字服色。這些神存在於人身,則形體安康,也就是說存神則可以安形.固體。但由於外界有色.香.味.慾的誘惑,人身之神往往有的被引誘而外逸。神離開了形,即生機離開了形體,神不守舍,形體就會敗壞,生命就要死亡。因此慾求長生,則必須存神於形體之內。

  內觀亦稱內視。據《雲笈七籤》卷十七《洞玄靈寶定觀經》注中解釋:
  慧心內照.名曰內觀。

《太上老君內觀經》對內觀之法闡述較詳。說:
  天地構精,陰陽布化,萬物以生,承其宿業,分靈道一,父母和合,人受其生。始.

  一月為胞,精血凝也;
  二月為胎,形兆胚也;
  三月陽神為三魂,動以生也;
  四月陰靈為七魄,靜鎮形也;
  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也;
  六月六律定腑,用滋靈也;
  七月七精開竅,通光明也;
  八月八景神具,降真靈也;
  九月宮室羅布,以定精也;
  十月氣足,萬象成也。

人的生命形體受生之時,則陰陽五行諸神,皆已布於全身。太一帝君在頭曰泥丸,總眾神也,照生識神,人之魂也。司命處心,納心源也。無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臍,保精根也。照諸百節,生百神也,所以周身神不空也。接著說:元氣入鼻,灌泥丸也。所以形神固安也,運動住止,關其心也,所以謂生有由然也。子內視之.歷歷分也。但人在始生之時,是神源清淨,湛然無雜,在受納有形之後,則形染六情:
  眼則貪色,耳則滯聲,口則耽味,鼻則受馨,意懷健美,身慾輕肥,

從此流浪,莫能自悟,造成所謂神不守舍。由於心者禁也,一身之主,禁制形神使不邪也,心則神也。所以內觀已身,澄其心以求存其神。《內觀經》說:

    內觀之道,靜神定心,亂想不起,邪妄不侵,
    周身及物,閉目思尋,表裡虛寂,神道微深,
    外觀萬境,內察一心,了然明靜,靜亂俱息,
    念念相繫,深根寧極,湛然常住,窈冥難測,
    懮患永消,是非莫識。

由此道教宣揚內觀不遺,生道常存。

  守靜,即守靜使神不出遊。此道古已有之。《太平經》卷一百廿至一百卅六說:心則五臟之王,神之本根,一身之至也。人如能清靜自居,除去俗念妄想,便可使神長存於身,百病不加,凶邪不入。守靜不止,長生不死。《太平經》七三至八五中說:求道之法靜為根,久久自靜,萬道俱出,長存不死,與天相畢。俗念除去,與神交結,乘雲駕龍,雷公同室,軀化而為神,狀若太一。卷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中說:靜身存神,即病不加也,年壽長矣,神明佑之。故天地立身以靖,守以神,興以道。……其真神在內,使人常喜,欣欣不貪財寶.辨訟爭.竟功名,久久自能見神。唐以後,更能守靜為修真首要之道。《老君清淨經》中說: 
  人能清靜,天下貴之。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常能遣其 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而不能者,心未澄,慾未遣故也。能遣之者,內觀於心,心無其心;外觀於形,形無其形;遠觀於物,物無其物;三者莫得,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既無其無,無無亦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無寂寂無,俱了無矣, 慾安能生?慾既不生,心自靜矣。心概自靜,神即無擾,神既無擾,常清靜矣。既常清靜,及會其道,與真道會,名為得道。

  守靜與內視有所差異。守靜主要在於遺慾。守靜並不內視體中諸神的形象服色。無叩齒念咒之儀式。最高境界為空寂忘我。 

  存思,即用存思之法使外遊之神返回身中;
  內觀.守靜的目的是存神,使神不外遊。

  而存思的目的則是使外遊之神返回身中,以及接引外界五行諸神入人身中。存思之法,古已有之。《太平經》卷十八至卅四中說:夫人神乃生內,返遊於外,遊不以時,還為身害。即能追之以還,自治不敗也。使空室內傍無人,畫像隨其臟色.與四時氣相應,懸之窗光之中而思之。上有贓像,下有十鄉,臥即念以近懸像,思之不止,五臟神能報廿四時氣,五行神且來救助之,萬疾皆愈。卷七十二中說:四時五行之氣來入人腹中,為人五臟精神,其色與天地四時色相應也;畫之為人,使其三合,其王氣色者蓋其外,相氣色次之,微氣最居其內,使其領袖見之。先齋戒居閑善靖處,思之念之,作其人畫像,長短自在。五人者,共居五尺素上為之。使其好善,男思男,女思女,其畫像如此矣。意思是說,人體有五臟之神,但這些神常出體外遊,神不守身,人受其害。如何能使離身之神返回呢?就是畫五臟神像,存思不止,五行五臟之神便回來了。神守人身,則病苦俱除。

  漢武帝時,齊人少翁請作甘泉宮,中為台室,畫天.地.太一諸神,置祭具以致天神,這是畫神致神之始。早期道教便承襲了這種信仰,認為心神合一,人的意念是與神相通的.睹神像而專念思之,便可致神而存神於身。《太平經》卷九十九.一百.一百一之《乘雲駕龍圖》.《東壁圖》.《西壁圖》,便是漢代遺留下來的神像畫圖。至魏晉南北朝,存思已成為上清派修真之主要道法。如《黃庭外景經》則說:內息思存神明光,出於天門入無閑。《黃庭內景經》說:兼行形中八景神,二十四真出自然,清靜神見與我言,安在紫房幃幕間,內視密盼盡睹真,真人存已莫問鄰。爾後,道教道書中對存思之道演繹甚多,方法儀式亦趨繁瑣。如《雲笈七籤》卷四十三《存思》中強調存思之重要說:
  修身濟物,要在存思。存思不精,漫瀾無感。感應由精,精必有見。見妙如圖,識解超進。神氣聖明,業行無倦。

又說:
  凡存思之時,皆閉目內視。人體多神,必以五臟為主。主各料其事,事各得其成,成正則一而不二,則隱顯無邪,無邪則眾如可見,見則與聖符同。同聖即同弘積學自然感會。是以存思不可懈怠。

  行存思之法,皆有一定的儀式程序。比如《存思三洞法》說:常以旦思洞天,日中思洞地,夜中思洞淵,亦可日中頓思三真。其存思之法,先入室東向,叩齒三十二通,暝目依次思洞天三真,各咽九氣,三真下入兆身中之泥丸上宮.絳宮.臍下丹田宮中,咽三洞氣畢,仰念祝詞;然後轉向南,思洞地之皇君,感受靈符.秘言,仰念祝詞;再轉向北,思洞淵之仙君,感受寶符,仙君入兆身臍下丹田宮中,思畢便仰念祝詞;然後再轉向東,叩齒九通,咽氣九過。《存思三洞法》說:子能行之,真神見形。又如《老君存思圖十八篇》中說:存思之時,皆應臨目常見太上在高座上,老子在左,元君在右;又見經在西方,師在東方;次見十天光儀侍衛文武伎樂,從各方來,朝禮太上等等。存思之法甚眾,而存思之神則更多,比如道寶.經.師.十方天尊.五臟.五嶽.五星.五帝.元成皇老.玄一老子.司命.太一帝君.廿四真.髮神.腦神.眼神.鼻神.……。皆謂其有姓字服色及身形長短。

  總之,這些都是瞑想,信仰者用瞑想之筆,在腦際描繪出種種景像,並且有所感受,而沉迷於此種景像中。

  守一,即使意念專注於身中之某一處.守氣守神,靜身存神。內觀.守靜.存思都使意念關注於身中幾處之神,而守一之法只是專注於一。《雲笈七籤》卷三十三說:
  凡諸思存,乃有千數以自衛,率多煩雜勞人,若知守一之道,一切不須也。

《抱朴子.內篇.地真篇》中說:
  吾聞之於師云,道術諸經,所思存念作,可以卻惡防身者,乃有數千法。如……思見身中諸神,而內視令見之法,不可勝計,亦各有效也。然或乃思作數千物以自衛,率多煩雜,足以大勞人意。若知守一之道,則一切除棄此輩,故曰:能知一則萬事畢者也。

  道教自來十分注重守一之法。如東漢末行世的《太平經》,談守一的地方便很多。唐人閭邱方遠摘抄《太平經》中談守一的內容,輯為《太平經聖君秘旨》,十分強調守一在修持仙道諸術中的重要性。《太平經》卷十八至三十四說:夫一者,乃道之根也,氣之始也,命之所繫屬,眾心之主也。又說:守一明法,長壽之根也。萬神可祖,出光明之門。……守之無懈,可謂萬歲之術也。《太平經聖君秘旨》中說:夫守一者,可以度世,可以消災,可以事君,可以不死,可以理家,可以事神明,可以不窮困,可以理病,可以長生,可以久視。東晉神仙理論家葛洪,撰《地真篇》闡發守一之要:
 余聞之師云,人能知一,萬事畢。知一者,無一之不知也。不知一者,無一能知也。道起源於一,其貴無偶,各居一處,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靈。金沉羽浮,山峙川流,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存之則在,忽之則亡,向之則吉,背之則凶,保之則遐詐罔極,失之則氣雕氣窮,一之謂也。

故《仙經》曰:

  子慾長生,守一當明。

究竟人身中之一是什麼?守一當守何處?其解釋則不一。《太平經》卷十八至三十 四說:
  夫一者,乃道之根也,……當慾知其實,在中央之根,命之府也。

又說:

  故頭之一者,頂也。七正之一者,目也。腹之一者,臍也。脈之一者,氣也。五臟之一者,心也。四肢之一者,手足心也。骨之一者,脊也。肉之一者,腸胃也。

卷九十二中說:
  一者,心也,意也,志也。念此一身中之神也。

卷一百卅七至一百五十三中說:
  聖人教其守一,言當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來,莫不相應,百病自除,此帕長生久視之符也。又說:守一者,真真合為一也。人生精神,悉皆具足,而守之不散,乃至度世。

葛洪《抱朴子.地真篇》中說法與《太平經》有所不同:
  一有姓字服色,男長九分,女長六分,或在臍下二寸四分丹田中;或在心下絳宮金闕中丹田也;或在人兩眉間,卻行一寸為明堂,二寸為洞房,三寸為上丹田也。此乃是道家所重,世世歃血口傳其姓名耳。

又《雲笈七籤》卷五十六《元氣論》說:
  夫自然本一,大道本一,元氣本一。一者,真正至元純陽一氣,與太無合體,與大道同心,自然同性。……元氣本一,化生有萬,萬須得一,乃遂生成;萬若失一,占歸死地,故一不可失也。一謂太一……。

又《五廚經氣法》說:
  得一者,言內存一氣以養精神,外全形生以為車宅,則一氣沖用與身中泰和也。

後兩者指的是守純陽一氣,存純陽一氣,以養精神,使神氣混然,身中泰和。

  後世道教之言守一,大都沿用《抱朴子》之說,凡氣法.丹法,都有守丹田之 說,這便是守一之法的演變。

道教概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