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宋元之崇道與新道派之興起

  唐王朝覆滅後,相繼為五代十國(九0七至九六0年),在我國歷史上是一段衰亂.分裂時期。北方的梁(九0七至九二三年).唐(九二三至九三六年).晉(九三六至九四七年).漢(九四七至九五一年).周(九五一至九六0年),五個小朝庭,悚匆起匆滅,都是短促的。在五代大亂的局面下,南方也是群雄割據,立國分治,吳國(八九二至九三七年).南唐(九三七至九七五年).前蜀國(八九一至九二五年).後蜀國(九二六至九六五年).吳越國(八九三至九七八年).閩國(八九三至九四五年).南平國(九0七至九六三年).北漢國(九五一至九七九年),南方雖較少戰禍,但統治者亦均窮奢極欲,殘酷搜括民財。經周太祖郭威賁宋太祖趙匡胤進行了統一的戰爭,才逐漸結束了連年混戰,南北分裂的局面。

  由於這一歷史時期不斷的戰亂,使得百姓遭受極大的災難,亦使道教南北分宗,各演教義,新的道派在大江南北紛紛興起;同時又由於宋代儒學由漢學向宋學演變,不拘訓詁舊說而自由說經,進而探討宇宙和人類的起源與構成的原理,這也影響和促使道教向義理深入發展。前者表現在北方新道派:太一道.真大道.全真道及南方淨明道.清微道等之興起;後者表現在陳摶創無極圖說之後道教圖學的發展及張伯端著《悟真篇》,逐漸完成了內丹教義並使之哲理化。

  宋.遼.金.元(九六0至一三六八年)四百多年,道教興旺是在宋真宗(九九八至一0二二年)及宋徽宗時期。因此論宋元道教之發展,我們便從真宗.徽宗談起。至於宋初陳摶使內丹道哲理化,則與張伯端《悟真篇》一并加以論述。

道教概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