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馗

  道教神名。傳說為生性剛烈、專門捉吃惡鬼的護門之神。據宋人筆記記載,鍾

馗原為終南山人氏,才華出眾,赴京城參加科舉考試,因貌醜被黜,遂撞台階而死

,皇帝賜袍安葬。唐明皇因小鬼作祟,身體患疾,夢一偉丈夫怒捉小鬼,刳目而啖

之。醒後乃令畫家吳道子圖其像,懸於宮門,竟得痊癒。後世仿效,常在除夕夜或

端午節掛鐘馗神像,以驅鬼辟邪。又近人考證,鍾馗原名〝終葵〞,是古代〝椎〞

的反切字。而椎是古人舉行〝大儺〞祭禮(臘月為驅逐瘟疫邪怪而舉行的儀式)時

逐鬼所用的神棒。後人於是將終葵視為辟邪之物,而有取作人名的。如北朝人堯喧

,其本名終葵,字辟邪。因終葵與鍾馗同音,故隋唐以後,將其人格化,並衍變成

為民間家喻戶曉的捉鬼神將。後世盛傳有鍾馗嫁妹、鍾馗捉鬼、鍾馗夜獵等故事,

文人據此撰《鍾馗斬鬼傳》、《平鬼傳》等小說。現今流行的鍾馗形象,常作古代

武官打扮,豹頭環眼,黑面虯髯,身穿大紅官袍,足蹬皂靴,手持利劍,怒視一猙

獰小鬼,作捕殺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