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苑壇經龍門心法

  道書。為王常月(1522-1680)在金陵(今南京)〝碧苑〞說戒的語

錄,由其弟子施守平等人編纂而成。《龍門心法》與《碧苑壇經》二者篇數相同,

但編次與字數並不完全一致。《碧苑壇經》分為卷首、卷上、卷中、卷下、卷末等

,《龍門心法》則分為上、下兩卷。《碧苑壇經》卷首題為:龍門第七代王常月演

、第八代施守平纂、第十一代閔一得訂,應是施守平親聆王常月說戒之記錄,後經

閔一得修訂,並輯入其所編《古書隱樓藏書》之中。《龍門心法》卷首題為:王常

月傳、詹太林(第九代)校、唐清善(第十代)演,說明此本又經唐清善擴充,此

本原係抄本,後於清同治十年(1871)由北京白雲觀出資印行,才得以流傳開

來。盡管兩個本子有所差異,然其內容宗旨大體一致,均能體現王常月說戒的基本

思想,因而並傳於世。全書包括心法真言、皈依三寶、懺悔罪業、斷除障礙、捨絕

愛緣、戒行精嚴、忍辱降心、清靜身心、求師問答、定慧等持、密行修真、報恩消

災、立志發願、印證效驗、保命延生、闡教宏道、濟度眾生、智慧光明、神通妙用

、了悟生死、功德圓滿、參悟玄機(其中《龍門心法》將〝參悟玄機〞置於〝清靜

身心〞之後)等二十二篇內容。王常月從戒律行持的角度,強調悟道以修正心性為

先,再次闡發了全真北宗所倡〝先性後命〞的修煉思想。他首次提出修道先要皈依

道、經、師三寶,並謂〝成仙成道,成聖成賢,莫不從此三皈依起首。何以故,蓋

性命生死,大事因緣,微細秘密,難可見聞。最上一乘解脫妙法,若非真師垂慈開

示,引誘靈機,安能頓悟大乘正宗,漸入虛無妙道,而不致墮落邪見,錯入旁門耶

。所以未能明道,先皈依經,未能明經,先皈依師。若能依師寶,則經寶可聞於不

聞之中,能聞經寶,則道寶可見於不見之際〞。他對道教〝長生不死〞的思想作出

了新的解釋,〝誰曾不死,那見長生,不死者,豈是凡身,長生者,非關穢質,彭

祖至今何在,顏回萬劫還存。不死者,我之法身,長生者,吾之元氣〞。王常月首

次提倡〝律宗〞,公開傳授戒法,使當時的全真派道風為之一新,道教再次出現復

興局面。在他的影響之下,相繼出現了一批龍門派高道。因此,《龍門心法》和《

碧苑壇經》在道教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價值。今《藏外道書》,將《龍門心法》和《

碧苑壇經》分別收入第六冊〝教義教理類〞和第十冊〝攝養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