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經注

  經解類典籍。ヾ《道德經》注本之一。四卷。原題〝元天觀道士李榮注〞。《

新唐書•藝文誌》、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均有著錄。《道藏》本僅存一至三

十六章,《道經》末章與《德經》原缺。敦煌卷子中發現其下卷(見日本印《沙州

二十六子》)。唐強思齊《道德真經玄德纂疏》中亦錄有李榮注文。另宋李霖《道

德真經取善集》亦錄有李榮注文。近蒙文通據此殘本及強思齊《纂疏》、顧歡《道

德真經注疏》、羅叔言影印敦煌寫本(署名無名氏注),按敦煌本有兩種。輯為《

輯校老子李榮注》,可資參考。駱賓王有《贈道士李榮詩》、《唐書。羅道琮傳》

云:〝與太學助教康國安,道士李榮等講論,為時所稱〞。且李榮乃成玄英弟子,

知李當為初唐人士,卷首有奏表一篇,稱〝道士李榮言〞,蓋進呈御覽之作,白雲

霽道藏目錄詳注》於《道德真經注》(即此書)上一條《道德真經義解》下誤抄為

〝息齊李榮注〞,《道藏子目引得》於本書遂誤題為〝宋李榮注〞,沿訛襲誤,乃

以李榮為宋人。此注明重玄之旨,倡聖君無為為治。李榮否定魏晉玄學中的有無之

辨,認為道不是有,也不是無,而是玄。這只是認識道的第一步。只有去掉〝非有

〞、〝非無〞,並且〝玄亦自喪,故曰又玄〞。這才算認識了常道。而對常道的表

達,〝不可以言言,不可以識識〞,只能用否定的方式來表達,只有排除了時、空

、運動變化等一切事物賴以存在的條件,才算說明瞭常道。進一步,只有體悟到常

道,忘卻外物和自身,才能達到〝重玄〞的境界。此書收入《道藏》第430冊,

洞神部玉訣類〝絲〞字帙中。ゝ魏之玄學大師王弼注本。《道藏》載此注分四卷,

《隋書•經籍誌》、《經典釋文》、《新唐書•藝文誌》、《宋史•藝文誌》皆著

錄此注謂二卷。按劉歆《七略》謂劉向定著《老子》為二篇八十一章〞,上經三十

七章,下經四十四章,猶存古式。書後有晁說之、熊克二跋。王弼魏山陽人(今河

南修武縣),字輔嗣,才逸神慧,小負盛名,好老氏,注易及老子。曾任尚書侍郎

,卒年二十四〞。〝所注《老子》道深而理正,注《易》則用老莊義,後之易老通

言,始自王氏〞(蕭天石《名注選輯提要》)。王弼注老子有二書,一為《道德真

經注》,一為《老子指略》,前者注其文體,後者指其綱領,二者內容相同,都以

虛解玄,《道藏》僅收其前者。王弼認為:〝老子之書,其幾乎可一言以蔽之。噫

,崇本息末而已〞。這箇本就是道,道是萬物的根由,〝萬物皆由道生〞。道即是

無,〝道者,無之稱也。無不能也,無不由也,況之曰道〞,把老子的無中生有論

發展為以無為本、以有為用,強調貴無的崇虛論。王弼為玄學大師,在注老諸家中

,屬玄學派也即重玄派,其所注雖未完全真傳老子本義精神,略有出入,然亦為近

解,因其言簡意深,較之諸家,其注尤近,故為後世所崇。唐孔潁達奉詔作注,專

崇王注。〝以易入老者,得意以忘象,言在象亦在,非歸之也。明刊本有二十三家

評註,皆宗其理〞(蕭天石《名著選輯提要》)。可見其對後世影響之大。此注收

入《道藏》第373冊,洞神部玉訣類〝得〞字帙中。ゞ北宋古文大家蘇轍於宋元

符庚辰年(1100)注。一名《老子新解》。《宋史•藝文誌》作《道德經義》

,《四庫全書》作《道德經解》,均二卷,《道藏》本四卷。蘇轍,字子冉,蘇東

坡弟,古文八大家之一,別署穎濱,由儒入道者,然其注乃援佛解道。卷後蘇轍《

自題》謂:〝六祖有言:不思善,不思惡〞。所謂〝不思善,不思惡,則喜怒哀樂

之未發也。蓋中者,佛性之異名,而和者六度萬行之總目也。致中極,和而天地萬

物生於其間,此非佛法何以當之?〞他認為人的感覺(視、聽、味、臭、觸覺等)

只是一種現象,現象之後有根本的共同的東西,而這東西是不可知的。可稱之為〝

性〞。人本來只有性,由於與外界接觸,性才分化為各種感覺。所以重要的是從日

常熟知的感覺去反推求得性。《老子》所說,也是要求人從有至無,以求得道的真

諦。蘇轍認為,這與佛教的《楞嚴經》的圭旨一樣,無非是破日常的謬見,以明自

己的本性。此注收入《道藏》洞神部玉訣類〝得〞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