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天尊

  道教神名。又稱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道教最高尊神〝三清〞的第三位神

。道德天尊的神形實際是根據先秦時代老子的形象演變而成的。據西漢時司馬遷的

《史記》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道家學派的創始者。曾經擔任周王朝的守

藏室史(相當於國家圖書館和博物館的館長),後來見周朝衰微,便辭職西去,不

知所終,著有道、德上下篇五千餘言,留傳於世,稱為《老子》。東漢末張陵創立

五斗米道,造作道書,自稱出於太上老君(老子尊稱)口授,以《老子五千文》為

經典,尊老君為教主。相傳為張陵所作的《老子想爾注》有〝一者道也〞,〝一散

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的說法,從此,老子神化為道教教祖,長期受到教徒的

尊奉。道經中記載有各種關於老子的神化傳說。《抱朴子》對老君的形象是這樣描

述的:老君身長九尺,黃皮膚,高鼻樑,尖長如鳥嘴,眉長五寸,耳垂齊肩,額有

三紋,足有八卦,穿的五色雲衣,住的金樓玉堂,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隨從四

周,出行時以神獸為先導,頭上雷聲隆隆,電光閃閃。儼然是最高神的形象。《雲

笈七籤》中說〝老君的母親是元妙玉女,吞下太陽之精,八十一年後從左腋生下老

子,〝生而白首,故號為老子〞。《猶龍傳》說:自三皇五帝以來,老子改名換號

,成為歷代皇帝的老師。神農時的太成子,軒轅時的廣成子,帝堯時的務成子,秦

漢時的河上公,都是老子的化身。唐代帝王尊崇道教,奉老子為先祖,立廟祭祀。

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封太上老君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天寶十三年

(754),上尊號為〝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並令天下諸州普遍

建立玄元皇帝廟。宋代時,真宗又封為〝混元上德皇帝〞。雖然,老君在道教神系

中排在〝三清尊神〞的末位,在民間信仰中又不及玉皇大帝尊崇有權勢,但他在道

教中卻具有相當特殊的地位。從古至今,很多道教信徒都相信太上老君是〝無上大

道〞的化身,是永世常存、常分身救世的至尊天神。這是道教的根本信仰。現今,

全國各地仍然保存許多太清宮、老君殿(或老君廟),專門供奉老子的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