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義樞

  道書名。是一部綜述道教義理富有道教哲學思想內容的類書。原十卷。凡分三

十七門﹔今存缺卷五〝三乘義〞和卷六,存目三十二。孟安排纂集。約成書於唐高

宗顯慶元年(656)至麟德二年(665)間。此書是依據《洞玄靈寶玄門大義

》(簡稱為《玄門大義》)纂集而成。作者有感於以〝其文浩博,學者罕能精研,

遂使修證迷位業之階差,談講昧理教之深淺〞(序),依準此論,芟夷繁冗,廣引

眾經,以事類之,纂集而成。謂借以〝顯至道之教方,標《大義》之樞要〞,故取

書名曰《道教義樞》。舉凡道教義理名數之重要者,分為三十七門,首以駢文提其

旨要,名之曰〝義〞,次加以解釋,皆廣引經籍及魏晉諸師之說,並論析之。其所

舉三十七門,從道德義起,依次為法身、三寶、位業、三洞、七部、十二部、兩半

、道意、十善、因果、五蘊、六情、三業、十惡、三一、二觀、三乘、六通、四達

、六度、四等、三界、五道、混元、理教、境智、自然、道性、福田、淨土、三世

、五濁義談到動寂、感應、有無、假實義終。其中第五卷〝三乘義〞及第六卷〝六

通義〞、〝四達義〞、〝六度義〞、〝四等義〞五門已佚,實存三十二門。釋義中

,亦有兼釋及其他名義者。其術語、義理不僅多取於佛教者,其務分縷析,盡遣四

句,唯立中道之論析方法,亦頗似釋家,頗能反映出唐代道教理論吸取佛教義理而

演化的狀況。所論限於義理,不及方術。如《道德義》謂〝有無斯絕,物我都忘〞

,為道德之極致。又從體用關係論道德,謂道德以無體為體,無用為用,而無一法

非其體,無一義非其功。又謂道之無為有四義:〝非攀援識慮故無心,無質礙分別

故無形,不為名言所得故無名,無常不能遷改故無時〞。又如《法身義》謂元始、

老君各有本跡三身,而六身唯一法身,法身之體即是真道,真道即是無累妙心,寂

不可見故名曰妙無,動時乘跡故名曰妙有。此法身非色非心而能色能心,具常存、

快樂、自在、清靜之四德。眾生性本澄清清靜,迷此理為惑覆,了此理名性顯。再

如《自然義》謂本無自性名曰自然,示因緣者強名自然。《道性義》謂一切含識乃

至畜生、果、木、石者皆有道性(卷八)。《有無義》謂有無唯是假偽,道無不在

,有即妙有,無即妙無,達觀兼忘,又忘其所忘,知泯於有無,神凝於重玄,是窮

理盡性者之所體證。至如〝三寶義〞、〝位業義〞、〝三洞義〞、〝七部義〞、〝

十二部義〞等,皆取自《玄門大義》〝十善義〞、〝因果義〞、〝五蘊義〞、〝六

情義〞、〝三業義〞、〝十惡義〞、〝三界義〞、〝五道義〞、〝福田義〞、〝淨

土義〞等,名和義多同佛教,或僅大同小異耳。舉凡道教之義理咸備於斯,集隋至

初唐道教理論之大成。對研究隋唐道教思想有重要價值。是書收入明《正統道藏•

太平部》諸帙,涵芬樓影印本《道藏》第762763冊。另外《玄門大義》之義理名

數目,依次有正義、釋名、出體、明同異、明次第、詳釋、釋本文、釋神符、釋玉

訣、釋譜籙、釋戒律、釋威儀、釋方法、釋眾術、釋記傳、釋贊頌、釋表奏和明教

、明行共二十目,除與本書分目不同外,其文均可於本書中檢考。《靈寶玄門大玄

義》收入明《正統道藏》太平部〝儀〞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