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音樂

  在道教活動中使用的音樂統稱為道教音樂。它包括齋醮音樂以及道士宣道、布

道和修身養性時所用之音樂。齋醮音樂亦即〝道場音樂〞、〝法事音樂〞,集中而

典型地表現了道教音樂的精神特質和外向形式,故而道教音樂慣以齋醮音樂代稱。

初始的道教音樂源自巫祝的祭儀樂舞。東晉葛洪《抱朴子內篇•道意》:〝而徒烹

宰肥腯,沃酹醪醴,撞金伐革,謳歌踴躍,拜伏稽顙,守請虛坐,求乞福願〞。這

是早期道教在舉行醮儀時,敲鐘擊鼓,唱歌跳舞,稽首禮拜的生動寫照。至南北朝

時期,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415)嵩山道士寇謙之撰《雲中音誦新科之誡》,

始將經文誦持由直誦改為樂誦,出現了最早的經韻樂章。南朝劉宋廬山道士陸修靜

整理三洞經書,編著齋醮儀範,為道教齋醮音樂正式形成提供了有利條件,為道教

音樂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唐代,是道教全面發展,繁榮昌盛時期,道教音樂

亦有了較大發展,這與帝王皇族的直接參與分不開。《新唐書•禮樂志》載:〝唐

高宗李冶(650-683)自以李氏為老子之後也,於是令樂工編道調〞。又《

新唐書•隱逸列傳》云:〝(唐高宗)對道士潘師正特別尊敬,詔令在嵩山修建崇

唐觀、奉天宮,安置潘師正作主持。宮觀落成之日,禮部太常寺奉獻新曲名曰:《

祈仙》、《望仙》、《翹仙》,令廟中道童演唱,以樂祭神樂章〞。唐玄宗既是一

位道教皇帝,也是一位音樂皇帝,對道教音樂尤為鍾愛。《新唐書•禮樂志》卷二

十二載:〝開元九年(721),玄宗詔命道士司馬承禎制《玄真道曲》,茅山道

士李會元制《大羅天曲》,工部侍郎賀知章制《紫清道曲》和《上聖道曲》。太清

宮成,太常卿韋縚制《景雲》、《九真》、《紫極》、《小長壽》、《承天》、《

順天樂》六曲〞。《混元聖紀》卷八:〝(開元二十九年辛已)二月辛卯,帝製《

霓裳羽衣曲》、《紫微八卦舞》,以薦獻於太清宮,貴異於九廟也〞。卷九:(天

寶四載)帝製《降真召仙之曲》,《紫微送仙之曲》,於太清宮奏之〞。唐玄宗不

僅詔令和自創道曲,還在內庭道場親授道曲,《冊府元龜》卷五十四:〝天寶十年

(751),帝於內道場親教諸道士步虛聲韻〞。上述道曲已佚,史書上僅存曲名

而已。宋代,曾設雲璈部主管全國道樂。此時傳有《玉音法事》三卷(現存明《正

統道藏》),共輯錄道曲50首,這是目前能見到的最早一部道教音樂經韻譜輯。

該譜採用曲線記之,昔今人尚未能詳其音調。由唐代的〝俗講〞演變而來的〝道情

〞也於北宋正式形成,從而推進著道教音樂向民間傳播。至南宋,道教音樂已廣泛

流傳。據《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五十七記載,當時道教音樂已經比較注重聲樂

和器樂演奏的藝術修飾,講究悅耳動聽。兩宋齋醮亦始用詞曲,故道曲調甚眾。金

元時期,全真道創立。其音樂也開始分野,向各自的體系衍化。明代齋醮尤盛,宮

廷內〝不齋則醮,月無虛日〞。由道童充任的〝樂舞生〞和專司祭祀音樂的〝神樂

觀〞應運而生,明代齋醮祭祀音樂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明初的齋醮音樂,除沿用唐

、宋舊曲外,《大明御制玄教樂章》是成祖朱棣在位時編著的道教音樂譜集,樂曲

多採用南北曲曲牌,以工尺譜記之,共輯道曲14首。這些道曲具有明顯的宮廷雅

樂之特點。另據萬曆三十五年續藏收入的《聖母孔雀明王經》記載,道樂曲牌有《

清江引》、《變地花》、《採茶歌》、《一錠金》等,足見明代道教音樂亦吸收民

間音樂廣而用之。清代道教法事〝贊誦宣揚,引商刻羽,合樂笙歌,竟同優戲〞(

清葉夢珠《閱世編》卷九)。道士在道場中串演〝道戲〞亦不鮮見,這說明此時的

道教音樂向戲曲、曲藝傾斜的現象更為明顯。近代道教音樂基本承襲明代以來的音

樂傳統並進一步流於民間化、世俗化。各宮觀道院的音樂在維繫由明代趨於規範而

強化起來的共性因素基礎上,逐漸形成了具有鮮明地方色彩的個性化特點,道教音

樂呈現出多姿多彩的新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