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即《老子》。全文約五千字,或稱《老子五千言》。道教之祖經。春秋末守藏

室吏老子著。《呂覽•不二篇》謂老子去國西遊,函谷關尹喜請為著〝上下經〞五

千言,即此書。是書分上下兩卷,八十一章。為韻文哲理詩體。上卷三十七章言《

道》,下卷四十四章言《德》。其玄奧微旨,世多難識其隱義。《莊子•天下篇》

括其旨曰:〝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澹然獨與神明居……建之以常

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謙下為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道德經集義•老

子贊》曰:〝大哉混元,超乎形氣,先天地生,而生天地,五千玄言,立教垂世,

萬劫長存,道尊德貴〞。其以〝天人合一〞之立場出發,窮究天地萬物本原及宇宙

最高理則之〝道〞。以之為宗極,而發明修身治政等人道,即〝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理則,分無、有兩面。道常無,無名無形,先於天地鬼

神,而為天地萬物之本始。道常有,生天地萬物,具無窮力用。道之理則貫穿於萬

有,表現為萬有皆相對而存,物極必反,終必歸根復本之規律。而有之用,常以無

為本,〝有生於無〞,聖人體道之無,法道之自然無為,以之修身,當無欲而靜,

無心而虛,不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懷慈尚儉,處實去華

。以之治天下,當〝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遠刀兵,離鬥爭,不尚賢、不貴

難得之貨,不見可欲、使民虛心實腹,無知無欲,則無為而治。〝反者道之動,弱

者道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樸,退讓謙下,挫銳解紛,和光同塵,以柔弱勝剛強

。《老子》五千言,在道家為最有力的原始文獻,其自然觀、人生觀直接組成了列

子與莊子的超然哲學。老子立言,掌握了人生根源與歸宿兩極,予世人以信仰上的

滿足。故孔子有〝猶龍〞之嘆,莊子譽為〝古之博大真人〞。《老子》的道家思想

,涵括百家,受諸家所重。自戰國莊周、韓非等以來,宗尚其學,注疏發揮者,代

有其人,其計一千六百多家,可參稽者,亦有一百多家。主清靜無為,養生治身以

至於理國為宗者二十多家,如河上公,葛仙翁,嚴君平,陶弘景,陸修靜等﹔主以

虛極玄妙,自然無為,洞明陰陽,會通老易,澈造化之源,達天人之際,重暢玄風

者二十餘家,如魏晉王弼、何晏、郭象、阮籍,宋呂惠卿、邵雍等﹔援儒入道,因

儒用道,以道合儒,崇清靜,顯無為,明治道為宗者,二十餘家,如漢人馬 、唐

人陸希聲,宋人司馬光,王安石,明人歸有光、王夫之,清人姚鼐,紀昀等﹔闡揚

道教,尊老子為道祖,以《道德經》為理義經典,解性命之理,奉為精化天地之至

則者有數十家,如張道陵、張魯、尹文操等﹔以煉養身心,雙修性命,混合陰陽,

混一天人,而極聖功神化,羽化登真為宗者,二十餘家,如呂洞賓、朱真人、司馬

承楨、黃元吉等﹔本諸佛理禪義,援佛解道,因道弘佛,明心見性,徹事理無礙,

契於即有即無,非有非無之義,會參三家,冀了根身為宗者,如成玄英,吳澄等人

均屬之﹔又有〝集解〞、〝經解〞、〝書志〞、〝音義〞、〝校勘〞諸家。除以上

諸家外,還有一個特殊的派系,即〝御注派〞。此派強調〝王亦大〞,以窮理盡性

,坐忘遺照,虛無為治,端拱垂裳,而天下自化為宗,如:唐玄宗、宋徽宗、明太

祖等號稱三御注。《老子》一書之稱經,始自漢景帝。三國《吳書》載闞澤對孫權

說:〝漢景帝以黃帝老子,義體尤深,改子為經,始立道學,勒令朝野悉諷誦之〞

。至東漢桓帝時,復受重視,神化老子而祀之。至唐代,奉老子為先祖,帝王興道

學玄學,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李淵建老子廟以祀之。高宗命王侯以下皆習《道

德經》,睿宗命西城、隆昌二公主為道士,以《道德經》為群經之首。並親為注解

。設〝崇玄館〞,置〝玄學博士〞,使任教授。諸州置〝崇玄學士〞,經應貢舉名

曰〝道舉〞。立道教為國教,達官顯宦無不信奉。唐玄宗頒令《老子》為天下州郡

所必修,定《道德經》為〝真經〞。因之士人注疏之風為前古所未有,僅對後世有

影響的注本達三十五家之多。宋元間有宋徽宗御注《道德經》。明清之際,道學衰

徽,但仍有明太祖、清世祖御注推廣。總之,綜觀道教道學,其整個歷史,無不以

《道德經》為理論核心。至若經謂〝致虛極,守靜篤〞,〝專氣致柔〞,〝滌除玄

覽〞等修養之道,為道教守一、心齋、坐忘、服氣等多種煉養方法之所本。而〝長

生〞、〝死而不亡者壽〞等說法,道教引為仙學長生說之宗源。〝歸根〞、〝復命

〞之說,內丹學則闡發為內煉成真,與道合一之修煉依據。總之,《道德經》五千

言,以〝無言〞代〝多言〞,辭言沉潛。以〝無辯〞代〝雄辯〞,作超心理超經驗

的神會宇宙之根。其在天人、物我、世間與宇宙等若干關係上,作了罕見的突破性

的論斷,這種奧秘的發現及神通的悟知,可謂超絕古今。在中國傳統精神文明中,

乃最精華的一筆財富的不朽積蓄。即世而超世,不為時空所隔,唯以老子啟先。《

道德經》為老子所著,已無疑義,然其版本流傳卻有爭議。現傳版本分八十一章,

且有標題,據考始自河上公,係道家傳本。北魏寇謙之得河上公本八十一章,五千

三百五十三字,齊處士仇岳傳三家本(道家傳本、先秦傳本、河上公本),有五千

七百二十二字。魏人王弼注本有章無目,五千六百八十三字,多於河上公本。按先

秦傳本,即七十年代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篆書本。其書義疏,早有秦末法家

韓非子的《解老》、《喻老》二篇。此為論而非注。西漢文帝時始有河上公、嚴君

平的全注本。魏晉時,有王弼、何晏、葛玄等九家注本。南北朝,佛老互融,道士

注本與聖僧疏義並行。唐代有魏徵《道德真經要義》,李榮《道德經注》,成玄英

講疏,唐玄宗講疏,呂純陽《道德經釋義》等三十多家。宋以後,注疏開始由唐代

的理論轉入丹道。其流傳廣布於儒、釋、道各家。且出現了一批考校、對證的工具

書,如宋道士彭耜的《道德真經集注釋文》、范應元的《道德真經解》、元人林志

堅《道德真經注》等。〝集注派〞的人多為這一時期學者。其收錄及其注疏多寡不

一,如元人劉惟永《道德真經集義大旨》所列參以唐宋人集注一百三十多家,明以

後則少有新的發現。至近現代,老莊經典倍受國內外學者重視,已有多家注本及校

訂本傳入西方。現《道藏》收真經注疏五十多部,於洞神部本文類〝慕〞字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