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化

  道教教義的重要概念。謂〝道〞的自然法則就是宇宙萬物產生變化的規律。先

秦道家原有道化之說。如《史記•太史公自序》中有〝易以道化〞。《列子•說符

》中〝故聖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的說法。道教汲取這些說法並加以衍化,以五

代道士譚峭所著《化書》中闡發的〝道化〞思想較為典型。如《道化》篇中說:〝

道之委也,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生而萬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氣,

氣化神,神化虛,虛明而萬物所以通也〞。即從道變化的結果來看,由虛變化為神

,神化為氣,氣化為有形之物,萬物一經定形,就會礙滯了變化的途徑﹔若從道的

作用來說,由有形之物變化為無形之氣,氣化為神,神化為虛明,這樣萬物變化之

途就通達無礙了。這一思想開導了後來內丹〝順則生人,逆則成丹〞說的理論先河

。整個世界都在變化之中,如〝老楓化為羽人,朽麥化為蝴蝶〞,自無情之物化為

有情之物﹔〝賢女化為貞石,山蚱化為百合〞,是從有情化為無情之物。故修道者

在於〝窮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悟達事物變化的本源,〝忘形以養氣,忘神以

養虛。虛實相通,是謂大同〞(《紫極宮碑》)。即能養虛則虛明通達,以至〝有

無相通,物我相同,其生非始,其死非終。知此道者,形不可得斃,神不可得逝〞

(《龍虎篇》)的聖人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