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氣

  指導引呼吸以求長生之術。即鍛鍊心氣。南朝宋鮑照《鮑參軍集•代淮南王》

:〝淮南王,好長生,服食煉氣讀仙經〞。《道法會元》卷一百零九:〝煉氣者,

陰陽之至精也。天之陽魂,地之陰魄,煉成氣能生神,神為太乙之象,通變百脈之

內,散在一身之中,用強形壯骨……真心端坐,疊足忘情,胎息綿綿如龜喘息。真

陽自降於離宮,離宮自伏真火,其冷邪陰汗自散也。如此五度乃合周天三百六十五

之數,陽光遍體,其氣自位,子母自守,負陰抱陽,此煉氣之本也〞。煉氣法歷代

以來為道教所重視。其目的在於得道長生。唐孫思邈《存神煉氣銘》中說:如欲存

身,先須安神﹔如欲安神,須煉元氣。氣在身內,神安氣海,氣海充盈,心安神定

,如安而不散,身存年永。並提出用五時七候,入胎定觀等方法來煉氣。又《太上

混元真錄》說:食氣固精,受明玄經,生道要妙,出幽入冥,上固雲門,下固靈根

。寶氣則得道,得道則長久﹔寶精則神明,神明則長生﹔氣行之,則為道也。行氣

一名煉氣,一名長息。道教十分重視煉元氣和內氣,強調要人保持體內元氣勿洩,

惜精握固。其具體方法較多,大略為煉元氣先須澄心,令無思無為,恬淡平靜﹔服

元氣於氣海﹔嚥氣吐納,內氣與外氣相應,以意念相接引,以手摩之,令速入氣海

﹔委氣法,體氣和平,身神調暢,良久氣從百毛孔中出,不以口鼻吐之。煉氣之大

要在於鍛鍊自身內之精氣,以強身,健體,祛除疾病,而達到延年益壽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