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

  道教名山,五嶽之一。位於河南省登封縣西北。由東部的太室山和西部的少室

山等組成,東西綿延約60公里。為五嶽之中的中嶽。古稱外方,夏禹時稱嵩高、

崇山,商湯時稱嵩高,西周時稱嶽山,東周始定其為中嶽,五代以後稱中嶽嵩山。

山有太陽、少陽、明月、玉柱、萬歲、鳳凰、懸練、臥龍、玉鏡、青童、黃蓋、獅

子、雞鳴、松濤、太白、白鹿等七十二峰,嵩頂又名峻極峰,是嵩山的最高峰,古

有〝嵩高峻極〞和〝峻極於天〞之說。道教稱為第六小洞天,名其嶽神為中天王。

嵩山上道儒釋三教皆有,道教興起較早﹔相傳周靈王太子王子晉在此昇仙﹔西晉道

士鮑靚曾於此山石室得古《三皇文》﹔北魏寇謙之曾從成公興入此山學道,自稱遇

見太上老君,要其清整道教﹔唐代茅山宗十一代宗師潘師正曾居山中逍遙谷修道二

十餘年,唐高宗和武則天均曾向其參訪道要,高宗曾為其詔建崇唐觀,又別立精思

院於嶺上﹔唐道士李筌曾隱於此山之少室山上,研究道教經典,相傳於山中虎口岩

得《黃帝陰符經》。山中著名的道教宮觀為中嶽廟,此廟現為道教全國重點開放宮

觀之一,屬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