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老學

  道教思想淵源之一。黃指的是黃帝,老指的是老子,在道教中都有特殊地位。

黃帝是傳說的華夏民族始祖,戰國後期及秦漢之際,黃帝在社會上的影響非常大,

〝世之所高,莫若黃帝〞,學術界也是〝百家言黃帝〞,託之以自重,並形成了黃

學。黃學與道家結合產生黃老學,地點在齊國稷下。齊威王〝高祖黃帝〞,在這種

背景下,齊國臨淄之稷下學派都言黃帝,學黃老道德之術,另有宋尹學派也言黃老

意。他們以傳說中的黃帝與老子相配,同尊為道家創始人。稷下黃老學派積極參與

政治活動,以道家哲學講刑名法術之學,與莊子一派道家追求逍遙遊大不相同。黃

老學在齊國一直流傳,直到漢初曹參的老師蓋公仍執教於齊地高密。西漢初年的文

景之治,也行以黃老清靜之術。漢代黃老學的內容比較龐雜,既包括君人南面之術

,又有陰陽五行思想和神仙思想。《漢書•藝文誌》著錄有《黃帝陰陽》二十五卷

、《黃帝泰素》二十篇、《黃帝雜子氣》三十三篇、《黃帝長柳佔夢》十一卷等,

都與陰陽數術有關。而《黃帝雜步引》、《黃帝三王養陽方》、《黃帝內經》、《

黃帝雜子十九家方》、《黃帝歧伯按摩》等古代神仙、醫學、房中等養生著作也都

托名黃帝,這說明黃老學對養生術的重視。這些都遺留給了後世道教。黃老學和神

仙學兩股社會思潮差不多同時興起於齊楚,二者又有相同處,相互影響下,黃帝、

老子也逐漸被神仙化。東漢的黃老學與西漢的黃老學重點在統治術不同,已側重於

養生修仙,黃老學遂發展為黃老道,為道教產生提供了思想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