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

  ヾ道教對待社會政治和人生處世態度的基本法則。認為天道自然無為,因而對

治理天下要順乎社會,與民休養生息,人的行事也應效法天道,不要妄自作為,講

求清靜寡欲,與世無爭,慎行遠禍。〝無為〞原來是先秦道家提倡的一種人類活動

的準則。《道德經•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以為〝道〞是產生宇宙

萬物的本體,從產生的過程看,是自然而然的,沒有任何外在的強加的力量,所以

說〝道〞是〝無為〞﹔但從其產生萬物的結果看,一切都由〝道〞產生,因此又可

說〝道〞是〝無不為〞。個人處世也應以〝道〞為法則,順應自然,切莫隨意妄為

,即就是〝無為〞。故老子主張:〝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聖人處無為之

事,行不言之教〞﹔〝為者敗之,執著失人〞。告誡人們〝有為〞者(強所作為)

終必失敗,〝無為〞者(順應自然而為)則無敗。莊子將老子的〝無為〞思想發展

為〝逍遙遊〞。主張〝無為名利,無為謀府,無為事任,無為知主〞(《莊子•應

帝王》),遊心四海之外,而與天地精神相往來。道教沿襲了道家的無為觀並有所

衍化。早期道教吸收了老、莊的〝無為〞觀念,一方面作為接物應世的原則,另一

方面作為治理國家的政治準則。如《老子河上公注》:〝法道無為,治身則有益精

神,治國則有益萬民〞。認為〝有身不愛,不求榮好,不奢侈飲食,常弊薄贏行﹔

有天下,必無為,守樸素,合道意矣〞(《老子想爾注》)。並以無為而無不為作

為得道意、得天心、致太平的根本,抨擊〝貪寵有為〞的人,〝必欲好衣美食,廣

宮室,高台榭,積珍寶〞,而令百姓勞弊。魏晉以後,〝無為〞成為道士全身和修

仙的基礎法則,強調〝無為事主,無為事師,寂若無人,至於無為〞,以求全身、

去危、離咎。《雲笈七籤》並對修道者如何具體實行〝無為〞的原則作出詳盡的說

明,其中有〝欲求無為,先當避害。何者?遠嫌疑,遠小人,遠苟得,遠行止﹔慎

口食,慎舌利,慎處鬧,慎力鬥。常思過失,改而從善。又能通天文,通地理,道

人事,通鬼神,通時機,通術數。是則與聖齊功,與天同德〞。這實際上是老子〝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蹊〞的思想在道教修行中的實踐和應用。ゝ指金丹術。宋

曾慥《道樞》引《大丹篇》:〝無為之道莫過乎金丹,得道必由乎金符焉〞。ゞ內

丹名詞。д指精神穩定。《正一修真略儀》:〝故萬法去來,由心自造。夫唯無為

無造,故能無所不造。人能淡泊清靜,真氣自全,是故無為也能為萬物之主,而無

所不為焉〞。《元氣論》:〝無為者,乃心不動也。不動也者,內心不起,外境不

入,內外安靜,神定氣和〞。е煉神還虛之功。《悟真篇》:〝始於有作人難見,

及至無為眾始知〞。ё猶性功。《明道篇》:〝自然之道本無為,若執無為便有為

〞。《周易闡真》:〝無為了性,有為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