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鴻烈解

  書名。《淮南鴻烈》本名《淮南子》,為其注釋之書。又名《鴻烈》。以為〝

大明道之言〞,故名。二八卷,計二一篇。題〝太尉祭酒臣許慎記上〞,實乃與高

誘集撰。成書於東漢建安十七年(212)。本書釐分二八卷,凡二十一篇。其分

編排次為:卷一二為《原道訓》,卷三四為《俶真訓》,卷五、六為《天文訓》,

卷七、八為《地形訓》,卷九、十為《時則訓》,卷十一為《覽冥訓》,卷十二《

精神訓》,卷十三《本經訓》,卷十四、十五《主術訓》,卷十六《繆稱訓》,卷

十七《齊俗訓》,卷十八《道應訓》,卷十九、二十《汜望訓》,卷二十一《詮言

訓》,卷二十二《兵略訓》,卷二十三《說山訓》,卷二十四《說林訓》,卷二十

五《人間訓》,卷二十六《修務訓》,卷二十七《泰誒訓》,卷二十八為《要略》

。書前有敘,乃高誘所作。敘言此書大較歸之於道,號曰《鴻烈》。自謂少從故侍

中同縣盧君(植)受其句,讀誦舉大義,會遭兵災,天下棋峙,亡失書傳,廢不尋

修,二十餘載。建安十年(205)。闢司空掾除東郡濮陽令, 時人少為《淮南

》者,懼遂陵遲。於是,以朝鋪事畢之間,乃深思先師之訓,參以經傳道家之言,

比方其事為之注解,悉載本文,並舉音讀,典農中郎將弁揖借八卷刺之,會揖身喪

遂亡不得。至建安十八年(212),遷監河東,復更補足〞云。案《新唐書•藝

文誌》著錄〝高誘注《淮南子》二十一卷,又《淮南鴻烈音》二卷〞。又《隋誌》

、《唐誌》、《宋誌》皆許填、高誘二注並列,陸德明《經典釋文》引《淮南子注

》稱許填,李善《文選注》、殷敬順《烈子釋文》引《淮南子注》,或稱高誘,或

稱許慎,是原有二注之明證。後慎注散佚,傳刻者誤以誘注題慎名。案日人島田翰

《古文舊書考》卷四云:〝劉績補注本分卷二十八,每卷題漢太尉祭酒許慎記上,

蓋自《道藏》本出。末卷結尾有識語云:“《淮南》一書,漢許慎記上,而高誘為

之注。”記上,猶言標題進呈也。《四庫提要》云,慎遠在其前,何由記上誘注。

今案績文蓋謂慎標題進呈,未及下注,誘乃就慎本自下其注耳〞。據近人勞格《讀

書雜識》卷二云:〝今《道藏》本題許慎記與陳氏(振孫)所見本正同,據蘇序,

高注篇名皆有因以題篇之語,訂正今本,知高注僅存十三篇,其《繆稱》、《齊俗

》、《道應》、《詮言》、《兵略》、《人間》、《泰誒》、《要略》八篇注皆無

是句,又注方簡約,與高注頗殊,與諸書所引許注相合,當是許注無疑。較晁(公

武)本少《原道》、《俶真》、《天文》、《時則》、《覽冥》、《精神》、《本

經》、《主術》、《記論》、《說山》、《說林》十一篇,多《人間》、《泰誒》

、《要略》三篇。高注十三篇。《宋史》亦作十三卷,僅據見存殘本而言耳。又蘇

頌校本於高注所缺卷,但載本書,許注仍不敘錄,今本以許注補高本之缺者,蓋別

是一本也〞。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卷十四云:〝《直齋書錄》所載之許注二十

一卷,不云有所殘缺,蓋已用兩本互補,即今《道藏》本題許慎記者之祖,島田翰

謂合併本之傳當在宋中世以降是也〞。本書敘謂〝其旨近老子淡泊無為,蹈虛守靜

,出入徑道。言其大也,則燾開載地;說其細也,則淪於無垠。及古今治亂存亡禍

福,世間詭異傳奇之事。其義也著,文也富,物事其類,無所不載。然其大較歸之

於道,號曰》《鴻烈》。鴻大也,烈明也,以為大明道之言也〞。是書版本很多,

主要有:分二八卷者,收入《道藏》(正統本、影正統本)太清部,《道藏舉要•

第五類》;《中都四子集》;不分卷者,收入《重刊道藏輯要•虛集》;分二一卷

者,收入《四部叢刊•子部》、《廣漢魏叢書•子餘》、《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

子部》、《增訂漢魏叢書•子餘》、《子書百家•雜家類》、《百子全書•雜家類

》、《叢書整合初編•哲學類》;題《淮南子》二十一卷者,收入《四庫全書•子

部雜家類》、《十子全書》、《二十二子》、《二十五子匯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