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靜

  ヾ謂意境不煩擾。《史記•太史公自序》:“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ゝ

修持功法之一。《史記•曹相國世家》:“參之相齊,有蓋公好黃老術,曰:大道

貴清靜,而民自定”。《清和真人北遊語錄》卷二:“有問雲:某潛心在道已靜居

十五年,人皆謂之清靜,然自知其未也。師父笑不答,既久曰:清靜非一,有內有

外,有無為有有為,公之所行外也。一男一女世事之常,如公之行亦未易得,然則

非真清靜也。無為自得,是謂真清靜,聖賢與之也”。ゞ猶言體內真氣。元玄全子

《真仙直指語錄》卷上:“清靜者,清謂清其心源,靜謂靜其氣海。心源清則外物

不能撓,性定而神明;氣海靜則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實;故澄心如澄水,萬物自

鑑。養氣如護嬰兒,莫令有損。氣透則神靈,神靈則氣變,此清靜所到也”。々道

教教義的基本概念。道教信徒必須遵行的修持方法和處世態度。其含義為清心寡欲

,無為和靜。道家老子就注重清靜之說,如“清靜為天下正”,“我好靜而民自正

”(《道德經•五十七章》),將之作為身心修養和治國安民的基本法則。道教繼

承併發展了老子的說法,認為“清靜”是“道”的本性,人和自然若效法道,做到

清靜無為,“則道自來居”。道教早期經典《老子想爾注》說“道常無欲樂清靜,

故令天地常止”;“人法天地,故不得躁入,常清靜為務”。主張人法天地,天地

法道,須常摒除欲望雜念,清心靜處,“真思志道”,就會修得“至真之道”。唐

代高道司馬承禎《坐忘論》中認為,修道必須收心,而收心的關鍵就在於“守靜去

欲”。嘗雲:“心為道之器宇,虛靜至極,則道居而慧生”;“靜則生慧,動則生

昏”。即是修道之人只有內心虛壹而靜,才能產生悟知大道的智慧,自然與道相合

;若內心躁動不安,心神外馳,追求物欲,即會“以智害恬,為子傷本,雖聘一時

之俊,終虧萬代之業”。道書中,“靜”也作“淨”。如《道教義樞》卷一《法身

義第二》:“清靜者,慧心明鑑,謂之清;智體無疵,故稱淨”。《本際經》雲:

“無染無穢,是名清淨”。又雲:“常住清靜也”。唐宋以後,道教內丹學說逐漸

流行,又將之作為煉養金丹的原則及法則。如《清靜經》中認為,人修煉精氣須當

效法“道”的清靜本性,“清其心源”,“靜其氣海”,“常清常靜,不起纖毫塵

念”,做到“內觀於心,心無其心;外觀於形,形無其形”的境界,即可達到六欲

不起,空無了悟,才能修成金丹大道。近代著名道教學者陳攖寧先生,主張“靜功

煉養”,提出靜功重在“靜”,氣功重在“氣”,著有《靜功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