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靜

  ヾ為師者的三種修為品德之一。《洞真太上太霄琅書》:“動靜者,建立館治

,繕寫經圖,申明要義,宣暢玄風,來則訓之,勸而不苦,去則誨之,導而弗牽。

退者時引,進者時抑,抑引取中。回動還靜,反者道動入靜根,守此能篤利物濟身

,明之者鮮用,戶牖之無也”。ゝ道教教義名詞。動為變動之意,靜為靜止、不變

之意。道家老子首先提出這一對概念,《道德經•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復歸

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認為世界萬物變化無常,最終皆歸於虛靜,主張“

靜為躁君”。道教吸取了老子的這一思想,加以衍化,成為其教義理論的內容。東

漢魏伯陽作《周易參同契》說:“動靜有常,奉其繩墨,四時順宜,與氣相得”。

以為天地動靜運作有一定的法則可循,若加以掌握,就能使丹道煉養與四季變化相

合順適宜,而與陰陽之氣相得無礙。並主張“乾動而直,氣布精流;坤靜而翕,為

道舍廬”,從而把動靜與《易》的乾坤二卦聯繫起來闡述其作丹之意。道教早期經

典《太平經》中亦論及動靜,如說“人生備具陰陽,動靜喜怒皆有時,時未牝牡之

合也”。即人具有陰陽的性質,天為陽,主動以生;地為陰,主靜以養,陰陽相合

,生產萬物,從養生的方面說明動靜。唐司馬承禎主張“坐忘”修道,認為“靜則

生慧,動則成昏”,心靈虛靜才能產生悟知真道的智慧,心神馳動只能使人昏愚遠

道。任真子李榮用“重玄”的觀點解釋動、靜,其《老子注》中說,“至道”玄冥

寂靜,湛然不動;但從萬物化生的方面看,從無生有,變化不已,又是有動的。道

生萬物,就是從靜(寂)起動,萬物歸根,就是息動歸寂。如此則動不常動,寂不

常寂”,動與寂(靜)都是相對的。道本玄寂不動,永恆如此,但為教化“眾生”

,才說“道”有寂有動。實際動不動(寂靜),應視作“非動非不動”,才是重玄

中道之本義;最終,“唯寂與動,寂動俱息”,達到至虛空無的重玄境界。南宋鮑

雲龍用“理學”觀點解釋動、靜。其所編著《天原發微》卷二中說:“太極動靜而

陰陽分,太極無象陰陽有氣,動靜氣也,理乘氣而行也。奇偶變化,牝牡相御,得

其陽氣者,乾道成男;得其陰氣者,坤道成女。氣聚成形,形交氣感,陰陽綜錯,

所以易天地間,只有個動、靜,循環不已,此外更無餘事”。ゞ養生名詞。動即運

動,靜為靜止。內煉養生中,言動則萌發勃勃生機,靜則思維活動虛極靜篤,動靜

交相作用,以成陰陽互根,陰陽交媾作用。《養生秘錄》:“動中求靜,靜中有為

,動靜有作”。《性命圭旨全書•天人合發採藥歸壺》:大道有陰陽,陰陽有動靜

。靜則入杳冥,動則恍惚應。《太平經》:“人生俱備陰陽,動靜喜怒皆有時,時

謂牝牡之合也”。《坐忘論》:“靜則生慧,動則成昏”。靜時有定動,罔不吉。

靜者動之吉,動者靜之機。動靜不失,其道真常。々自然變化的一定法則。《中和

集•動靜》:“剛柔推蕩,易之動靜,陰陽升降,氣之動靜,奇偶交重,卦之動靜

,氣形消息,物之動靜;晝夜與寢,身之動靜。至子身之進退,心之起滅,世之通

塞,事之成故,皆一動一靜,互相倚伏也。觀其動靜,則萬事之變,萬物之情可見

矣。靜時有存,動則有察;靜時有主,動則可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