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神

  道教神名。原為民間信仰的地方守護神。古代城市大多有溝河環衛,故先秦時

代天子行〝八蠟〞(八種祭祀),其中就有〝水庸〞祭(祭祀水溝),後來逐漸演

變為對城隍的信仰。開始在吳越地區流行,南北朝時已正式稱為城隍神(見《北齊

書.慕容儼傳》)。唐朝時封爵,五代時加封為王。宋代列入國家祀典,府州縣皆

立廟奉祀。元朝在京都建城隍廟,封其神為〝佑聖王〞,成為國家的守護大神。明

太祖洪武年間,大行封賞城隍神,京都地區封有六王,府、州、縣城隍相應封為公

、侯、伯。城隍神廟,遍布全國,以後整頓祀典,取清神爵,下令各地城隍按行政

機構名稱稱呼,城隍廟的規模也模仿各級衙門建造,儼然形成一套完整的陰間王朝

的官吏系統。城隍神的職掌,原來主要是守禦城池,保障治安。道教吸收其信仰後

,擴大為護國安邦,剪惡除凶,調和風雨,管領死人亡魂等事。甚至各級官員赴任

,都要按例至城隍廟宣誓就職,以取得其保佑。道士建道場〝超度亡魂〞,要發文

書知照城隍(俗稱〝城隍牒〞),才能拘解亡魂赴壇。明清以後,各地城隍廟除在

城隍神旁邊塑牛頭、馬面、黑白無常外,還塑有十殿閻王像,這顯然是受到佛教地

獄觀念的影響。近世民間會道門常利用它來作善惡報應宣傳。舊時民俗,常在春、

秋、冬三季,舉行盛大的城隍出巡活動,名為〝收鬼〞、〝訪鬼〞、〝放鬼〞,人

數眾多,聲勢浩大,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