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曲

  道教宮觀所奏之曲。亦稱〝法樂〞。法樂始於東晉,因道場法會而得名,後與

傳統清商樂相結合,發展為隋代道觀法曲。唐玄宗李隆基酷愛法曲,選座部伎子弟

三百,教於皇宮梨園,稱為〝法部〞,專門訓練和演奏法曲。唐文宗李昂於開成三

年(838)改法曲為仙韶曲。唐著名法曲有《霓裳羽衣》、《赤白桃李花》、《

獻仙音》等。法曲所用樂器有鐃、鈸、鐘、磬、幢簫、琵琶等。演奏時,金石絲竹

先後參加,然後合奏。中唐以後,法曲漸衰。唐白居易《江南遇天寶樂叟》詩:〝

能彈琵琶和法曲,多在華清隨至尊〞。參閱《唐會要》三十三,《新唐書。禮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