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派南宗

  內丹宗派之一。創始於北宋張伯端(987-1082)。伯端多年研求丹道

,神宗熙寧二年(1069)於成都遇人授以丹訣,撰悟真篇》闡揚,遂蔚成一宗

之學。時人稱其所遇異人即劉海蟾,劉師事呂洞賓,呂師鍾離權,故伯端道統出鍾

呂一系,屬鍾呂金丹派續嗣。白玉蟾快活歌》云:〝大道三十有二傳,傳到天台張

悟真(伯端)〞。伯端之學,自亦源遠流長,傳承發揚自古以來仙學內丹之道,以

內煉成仙為主旨。該派主要流傳於南宋,與後來興起於金初的全真道同源異流,丹

法有所岐異,故後人稱全真道為鍾呂金丹派北宗,伯端後學為鍾呂金丹派南宗。如

明人宋濂《宋文憲公全集》卷十七《送許從善學道還閩序》謂金丹煉養之學,宋金

以來,說者滋熾,南則天台張用成(伯端)……北則咸陽王中孚(重陽)〞。大體

而言,南、北二宗皆倡性命雙修,而在具體程序上,北宗先修性後修命,南宗先修

命後了性,故世有〝北宗先性後命,南宗先命後性〞之說。張伯端傳石泰(1022-

1158)、王邦叔等,石泰傳薛道光(1078-1191),薛傳陳楠(?-

1213),陳傳白玉蟾(1194-?)、沙道彰、鞠九思、黃天谷。張、石、

薛、陳、白一脈相承,後人尊為〝南五祖〞,為南宗一系清修派。該派自陳楠起,

丹訣之外兼傳行神霄雷法,至其徒白玉蟾,門庭始盛,有彭耜、留元長、葉石熙、

趙牧夫等弟子,其中尤以彭耜師徒在福州一帶影響較大,有本派之靖廬及宮觀。另

外,兩宋間有劉永年,亦闡揚《悟真篇》之學,門人稱其於南宋初遇張伯端得訣。

永年傳象川無名子翁葆光及寺簿盧公等,翁葆光傳若一子。劉永年丹法主張雙修,

形成南宗門下雙修派。入元以後,南宗門人多合流於全真道,形成全真派中之南宗

。據諸《真宗派總薄》張伯端故鄉浙江天台有伯端所開〝紫陽派〞,傳〝陵源覺海

靜〞等六十字,亦屬南宗一系。南宗雖未建立大教團,入元後宗嗣不盛,但該派諸

祖師高道留有不少丹書,對內丹學貢獻甚巨,尤《悟真篇》深闡性命之奧,為《周

易參同契》以來最重要之內丹撰述,對全真北派及宋元以來其餘諸派皆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