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負

  教義重要觀念。猶因果報應。指先人的善惡報應由其後人來承擔。這種觀念流

行於早期道教之中。如《太平經》中有說:〝承者為前,負者為後。承者,乃謂先

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積久,相聚為多,今後生人反無辜蒙其

過謫,連傳被其災,故前為承,後為負也。負者,乃先人負於後生者也〞。意思即

是先人犯有過失,積聚成多,報應於後人﹔而後人無辜受報先人之過,就叫〝承負

〞。同樣,若先人行善積功德,則後人就會報應受福。所以有力行善反得惡者,或

有力行惡反得善者〞,都是承受先人的行為所致。並說天道循環,十世一周,因此

十世祖以前的過失,均歸十世祖以後的子孫們受罰。又說:〝承負者,天有三部,

帝王三萬歲相流,臣承負三千歲,民三百歲,皆承負相及〞。認為人的承負是根據

社會等級地位的差別而有時間長短的不同。倡導為人先祖父母,應當為後生想,勿

犯過失,可使子孫免除承負之厄。《太平經》中並說,天為承負之災四流而憂,於

是天神使天師陳示天書,傳道度人,只要信奉〝真道〞,則〝承負之厄小大,悉目

除矣〞,就能斷承負而登仙。道教的〝天道承負〞說與佛教所說〝因果輪迴〞觀念

,唐宋以來在民間影響甚大。參閱《道典論》卷三《承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