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北極驅邪院、都天大法主、太玄都省印

 

  北極驅邪院印都天大法主印。北極驅邪院印又稱驅邪院印,見著於《上清北極天心正法》、《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上清骨髓靈文鬼律》、《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道法會元》、《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等道書(見圖)。此印傳世數量也較多,筆者見到過十幾方,公私藏家皆有,基本上都是銅印,例如北京私人藏明銅質疊篆體北極驅邪院印一方,片鈕,印面方形徑約五公分,印文中插有北斗七星圖案,斗杓四字居右上部,居於杓內,杓柄三星立於印的右側邊(見圖)。再如: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有明銅質符篆體北極驅邪院印一方,片鈕,印面方形徑約六公分,印文奇曲詭異,穿插在文中的北斗七星圖案,也與一般所見有些不同,杓柄三星居於印文北邪二字之上,斗杓四星杓口向右側邊,杓內之字為字的變形符篆體(見圖)。

  《上清骨髓靈文鬼律》卷下云:諸造驅邪院印,方一寸八分,以金玉為之,篆以天文(雷霹木造者聽),召六丁六甲使者,結界守護。置訖,以紅朱傅印面上,先聞上界(應造法中印記惟此)。次同所授官花押字樣,關東嶽照會訖,方得使用。#1這就是說,在道士的心目中,北極驅邪院印主要是金、玉來造,而這個金是包括銅在內的,如用木亦可,傳世實物銅印居多,可能與這種思想有關。《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卷廿五曾簡單介紹此印的使用,其云:此印建北帝齋以代靈寶大法司印,及行雷法一應文移通用#2

  都天大法主印。亦見載於《上清北極天心正法》、《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見圖),此外《上清天樞院回車畢道正法》也有著錄(見圖)。其傳世實物形體較大,且印文又有作都天大法主寶者。例如,湖北省隕縣博物館藏有一方明代都天大法主寶玉印,獅鈕,通高11公分,印面正方徑 9公分,字大方寸,九疊篆字,朱文陽刻(見圖#3。再如湖北武當山道觀,也藏有一方都天大法主寶玉印,龜蛇鈕,通高12公分,印面正方,徑約 8.5公分(見圖)。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有一方銅質都天大法主印,與道書記載和印式印文完全相同,印面方形,徑約 8.5公分,九疊篆字,朱文鐵劃,頗為遒勁,具有典型的元代道印風格(見圖)。

  由於這種法印缺乏研究,學人多有誤解。如:有人將都天大法主印印文的字,釋為#4。雖僅錯一字,卻離原文之意相差甚遠,因都天大法主,是對某一神的擬人化專稱,都天大法則如靈寶大法、迴天大法等一樣,是對某一道派或某一法術的稱呼,兩者內涵有別。《上清天樞院回車畢道正法》卷上說到此印功用,其云:

  夫都天大法主印者,管天下邪精六洞魔王。凡有精邪作孽,龍蜃興妖,與民為患,所行符籙皆須此印。及人有冤枉咒詛,宿世冤靈,負命欠財,一切疾苦,佩此印,冤靈不能近,惡業不能侵,及除夜夢和合萬事。常服除宿疾,令人延壽,不處蠱毒,不生九蟲。及下死胎、催生,並皆燒灰吞服。印闊一寸八分,長一寸九分,印文分六字,作二行疊篆。#5

  這段文字告訴人們,都天大法主印有兩種使用方法:第一是印行符籙,以除天下精邪妖魔;第二是隨身佩帶此印,能解脫各種冤苦疾患。其為一種宗教性極強的法印,是十分明顯的。但有人在探討鄖縣都天大法主寶時,因其材質為玉,故認為該印是明太祖朱元璋所賜,其云:    

  明朝皇帝,為了達到靖撫的目的,採取了優加封賜的辦法,自都指揮使司到千戶、寨官、巡檢等各級官員,概由朝廷直接授封下旨,決定他們的更替和升遷。對各地的宗教首領也分別敕封為法王國師禪師都綱喇嘛等僧官,并賦予地方職權,為之歸統朝廷。

  封官授職,印信為憑,朝廷每封一個地方官員都要頒發不同的誥敕印信,使之成為朝廷的一員命官。按照明朝印章的規制,百官之印用銀印或銅印,而由於明太祖信神好佛,卻賜給玉印,說明當時對宗教首領是格外優遇的。#6

  這一說法是錯誤的,因為都天大法主印根本不是官印或朝廷賜印,而是一種道教專用的施法之印,前引《上清天樞院回車畢道正法》已充分說明這一點,文尾所言該印形制尺寸,即是為道人自刻此印提供依據。而《上清北極天心正法》則載其為天心派用印,並說:虛靜先生云:有兩印,一係北極驅邪院印,又名都天統攝三界鬼神之印;二係都天大法主印,簡而不繁,留付奇人,留傳於世 #7。《道藏提要》評《上清北極天心正法》說:內載有嗣漢虛靜天師《指迷歌》,又序言中引用虛靜先生之語。虛靜先生係北宋末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先,九歲嗣天師位,宋徽宗曾四召至闕,賜號虛靜先生#8《道藏提要》亦認為《上清北極天心正法》一書當出於兩宋間#9。是知都天大法主印至遲在兩宋時就已使用,完全不必待幾百年後朱元璋封賜。利用舊名重封的可能性也不存在。

  不錯,明王朝創建期間,太祖朱元璋卻曾表示過對道釋二教的好感,也任用過一些道士,但立國以後則對二教採取抑制政策。《太祖本錄》第二卷載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詔令云:天下大定,禮儀風俗,不可不正,......僧道齋醮,雜男女,恣飲食,違者有司嚴治之。#10《太祖實錄》卷八六載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十二月詔令云:府州縣只存大寺、觀一所,併其徒而處之。#11類似詔令多見。對道教尤嚴。《萬曆野獲編》卷廿七云:“......洪武有詔,凡火居道士,許人挾詐銀卅兩、鈔五十錠,如無,打死勿論。#12在這裡,朝廷公然允許世人敲詐道士,如道士不給錢,被打死官府也不追究,足見朱元璋對道教態度之一斑。對道教最高首領,朱元璋也不給面子。第四十二代正一天師張正常,早在朱元璋沒建立王朝前就已結識。但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張正常入朝禮賀,朱元璋卻給他當頭棒喝,以天有師乎之問,革除天師稱號,改為真人,賜銀印一顆,秩視僅為二品。此情此景之下,太祖朱元璋根本不可能賜給他玉印,況且這顆玉印還是以都天冠首?鄖縣印只可能是天心派道士自刻之物。

  至於用玉製造,道書也有明文。《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卷二稱:驅邪院印併都天大法主印,各方一寸八分,以金、玉為之,雷震棗木亦得。#13文中明確指出都天大法主印用玉製造,是教義所要求的三種印材之一。當然,都天大法主印雖非朝廷賜物,但在研究湖北道教史中卻有重要價值。天心派是天師道的分支,湖北是道教的重要傳教地區,南北朝時的大量道教地券便是明證。#14該派在北宋初新出,它以天上北極為主神,即所謂都天大法主,其經法簡單明了,易於通曉,發展迅速。該派道經《上清北極天心正法》的作者鄧有功便是天心初祖,在該書序文中,他自稱在淳化五年(公元 994年)得天心法籙,又受於五代名道士譚紫霄,創立天心正法派。其後該派確曾出現過幾個驚世駭俗的人物;宋陳師道《後山集》卷十八記該派道士王太初,以天心法治鬼妖而名世;方勺《泊宅編》卷七稱路時中行天心正法驅邪甚靈,被時人稱為路真官;《元一統誌》卷四記北宋末同谷人雷守聲,頗通天心正法,被召入朝廷為后妃治疾,賜號洞元法師,後遷元素大夫。到了宋元之際,天心派掌門雷時中,回到家鄉湖北武昌金牛鎮置壇傳天心正法,有弟子數千人,分東南、西蜀二派。首度盧李二宗師及南康查泰宇,由是盧李之道行於西蜀,泰宇之道行乎東南,混元之教大行於世。#15此後天心派在這一地區的傳教情況不十分明確。而當地所存都天大法主寶印,恰恰給它作了一個註腳,表明直到明代,天心派還在這一地區傳教,故爾這一地區遺有此印。同樣,現今武當山文管所也藏有一方都天大法主印銅印。三印皆係天心派在這一地區傳教的實物見證。或許明代武當山道觀中就有部分天心派道徒,至少是曾受到了天心派的影響。

  在道書中,還記載著祭造北極驅邪院印、都天大法主印的儀式。《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卷二云:用六丁六甲日,至誠焚香,齋戒潔淨,命匠開之。卻以甲子夜星月明煥於華蓋上,用棗湯廿四盞、時果廿四楪、茶酒香等先具聞奏呈樣。仍獻錢馬等,上驅邪院法主開印入印聖眾、天丁力士、五雷使者、風伯雨師、六丁六甲、飛符走印將吏、監印掌印尊神、捧印童子、印中聖眾。#16這是為增加兩印的神氣與靈性。

  太玄都省之印。在文獻中又稱泰玄都省印太玄省印,印式見於王契真《上清靈寶大法》、《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太上淨明院補奏職局太玄都省須知》(見圖)。貴州省博物館藏有南宋銅質太玄都省司印,該印印面方形,高 4.6公分,寬 4.5公分,印上部有三連星,篆體印文(見圖)。在道教神界職官意識中,與人間朝廷一樣,也有三省,泰玄都省為其一省之名。道書《太上淨明院補奏職局太玄都省須知》還載有一套官員組織系統,其云:

  太玄都省者乃玉皇上帝專達之府,府有文林、武林二品官。文林掌文章簿書禮儀之事,武林掌誅邪殺伐之事,並以行道法人依功績敘遷,生日遙勳,死為正授,此常格也。如生有奇能異績,名係玄譜真聖敘用者,常以正授。或以福履敘用者,魂神寄階,夢判天法。其有宿在鬼神科籍,陰掌天憲。聞聰見明,心與天齊,神與陰會者,正授委任,各有品第,歲有稽考,一歲則入於洞神文堂。#17

  其下則講述了知太玄都省使太玄都省節察使太玄都省大總監太玄都省少總監太玄都錄等等一大批文官武吏和府院衙門名稱。《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七二記載泰玄都省印,並錄出其印圖形,旁邊文字說:右乃迺玉帝降付天師,掌泰玄都省申奏等事,如召功曹符吏,集諸兵馬,醮奏星辰,當開牒而用之。此印漢代天師以凡篆而易之其祖傳秘印,隨正一升天正掌泰玄都而用焉。#18在這裡,作者以為張道陵天師掌泰玄都省申奏等事,此印即其印信,並說其原為凡世篆文,後來則易為祖傳秘印。明初道書《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卷八認為:雷霆三省張天師判都省,葛仙翁判玄省,許真君判泰省。#19《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云:上有雷霆泰省、玄省、都省......” #20。將泰玄都省解為三省,並言張天師僅判都省,與前舉文例有別。該說似為晚出,故道書所錄印式必當為明以前的印形。而貴州省博物館所藏太玄都省司印實物還保留著明顯的世俗篆體字特徵,與《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所言該印早期書體為凡篆相吻合。當然其不可能早到漢代,從字體風格看,與宋金印篆體相似,故余定其為南宋印。

 

章第附註*

#1《道藏》第6917頁。

#2《藏外道書》第1799頁。

#3王正華:明代都天大法主寶玉印,《江漢考古》19904期。

#4湖北省博物館編:《武當山》都天大法之印,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版。

#5《道藏》第10474頁。

#6王正華:明代都天大法主印,《江漢考古》19904期。

#7《道藏》第10645頁。#8《道藏》第5211212頁。

#9《道藏提要》410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7月第1版。

#10《明史太祖本記》,中華書局標點本第127頁,19744月第1版。

#11《明太祖實錄》卷八六,台灣史語所校印本第41537頁,19669月初版。

#12沈德符:《萬曆野蕕編》卷廿七僧道異法,中華書局19592月第1版。

#13《道藏》第3261頁。

#14王育成:武昌南齊劉覬地券刻符初釋,《江漢考古》19912期。

#15《道藏》第5446447頁。

#16《道藏》第3261頁。

#17《道藏》第10601頁。

#18《道藏》第31061頁。

#19《道藏》第36434頁。

#20《道藏》第17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