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gif (3505 bytes)

III. 科學思想篇

第十章    道教科學思想的起源

 

第三節  道教形成以前道家科學思想之主要成就

 

五 自然規律觀念

   自然規律是自然界事物發展過程中所顯示的本質的必然聯繫,是事物運動變化所遵循的法則。嚴格科學意義上的自然規律觀念是隨著近代科學的建立而逐步形成的。但在此之前,中國和西方古人都對自然界的規律性有所認識。

有無明確的自然規律觀念,是衡量古代一個民族科學認識水平的基本標誌之一。早在先秦時期,道家及其他人即開始了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在中國傳統科學文化中,“道”是應用最廣泛的一個表示事物規律的概念。“道”之本義是道路。《說文》:“道,所行道也”;《爾雅》:“一達謂之道路。”人欲到達某個目的地,必須沿著某條道路行進。由此引由,古人把人或物所必須遵循的法則或規律統稱為“道”。《尚書。泰誓》強調“天有顯道”,《尚書。湯浩》認為“天道福善禍淫”,齊國政治家晏嬰認為“天道不諂”,#1其中的“天道”都有自然法則或規律的含義。

  春秋時期,老子將道概念提升為最高哲學範疇,不僅用其表示宇宙萬物運動變化的基本規律,而且賦予其“先天地生”、“為天下母”、“似萬物之宗”的宇宙本原意義,從而創立了道家學說。以老子為代表的先秦道家,對自然界的規律性最先從理論上作了較充份的闡述。《道德經》指出:“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天之道”,即自然規律。老子強調了自然規律的客觀性和必然性,同時也強調了它的威力性。他說:“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2老子認為自然萬物的運動變化都是“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這是一條自然法則。道家學說的創立和發展,有力地促進了“道”這一基本概念在古代科學文化中的廣泛應用,也促進了道的規律性內涵的發展。古人認為,日月星辰的運行,陰陽寒暑的變化,山川草木的枯榮,家族邦國的興衰,都具有某種規律性,它們分別被稱為“天道”、“地道”和“人道”。

  漢代《淮南子。繆稱訓》認為:“道者,物之所導也。”即“道”引導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由此也可以說“道”是事物運動所遵循的秩序和規律。董仲舒指出:“天之道,有序而時,有度而節,變而有常。”#3郭象也強調:“所以取道,為有序。”#4“有序”、“有度”、“有常”都是說明天道的規律性內涵。

  道是中國古代重要的自然規律概念。除此之外,道家也用“理”表示事物的道理和規律。《莊子》中有多處講到“理”,如《秋水》篇有“明天地之理”、“論萬物之理”,《刻意》篇有“循天之理”,《知北游》篇有:“萬物有成理”、“達萬物之理”,《則陽》篇有“萬物殊理”,《天道》篇有“順之以天理”等等,其中的“理”都有自然規律的含義。莊子認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因此,他強調:人類認識事物,就是要“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5《莊子》所說的“理”是指事物的道理或規律。

  “理”是自然規律,《莊子》認為,在表示自然規律方面,“理”與“道”是有區別的。《莊子。則陽》說:“萬物殊理,道不私。”萬物各循自己的特殊之理,但道則是普遍的,是行於萬物,統會一切殊理的大理。關於理與道的區別及聯繫,韓非子論述的最為透徹。他指出:“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萬物之所以成也。。。。萬物各異理,而道盡稽萬物之理。”#6韓非子視道為萬物存在的共同根據和普遍規律,視理為具體事物的形態特徵和特殊規律;認為具體事物各有其形態及屬性差異,其具體規律也各不相同,因此“萬物各異理”;但道作為萬物的普遍規律,既統攝萬物的特殊規律,又與其相一致,所以說“道盡稽萬物之理”。

  荀子指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7人有認識事物的能力,而事物有理有則,是可以被認識的。認識事物,就是認識其道理及規律。道家不僅認識事物是有規律的,而且反覆強調認識和遵循自然規律的重要性。老子指出:“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8人類認識了事物的屬性和規律,就能有效地用其為自己造福;不了解事物的規律,胡作妄為,則會導致失敗,甚至造成災難。這是老子的衷告。事物的規律是其必然性的反映,人類行為違背自然規律,就會導致失敗。《莊子。漁父》也強調:“道者,萬物之所由也,。。。為事逆之則敗,順之則成。故道之所在,聖人遵之。”遵循自然規律對於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古人強調要“行天道,出公理”。#9《淮南子。主術訓》也指出:“不修道理之數,雖神聖人不能以成其功。”所謂“修道理之數”,就是強調要認識和遵循自然規律。

  道家的自然規律思想,是中國古代科學思想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古代的科學認識和生產實踐活動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1《左傳》,《十三經注疏》本。

#2《道德經》七十七章。

#3《春秋繁露。天容》。

#4〔晉〕郭象注《莊子。天道》。

#5《莊子。知北游》。

#6《韓非子。解老》。

#7《荀子。解蔽》。

#8《道德經》十六章。

#9《管子。形勢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