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1建醮祭儀活動探析

在臺灣民間信仰中,「建醮」是一項非常盛行的宗教儀式,其目的除了祈神酬恩外,還有施鬼祭魂,以求心靈上的慰藉。筆者將建醮祭儀活動依先後時機歸納出醮前準備、醮壇儀式及活動三部份探討(見圖4)。

醮前準備的部份,在入醮前,要先組醮會、興建醮壇、還有豎燈篙。興建醮壇是醮典中重要的準備活動,醮壇分內壇和外壇,內壇的佈置以三清壇為主,分別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位在道教的位階中屬神格的最高階的神明。豎燈篙是建醮祭典的開幕儀式,象徵醮場的成立,接者進入建醮活動。

入醮前隨著神轎出巡繞境的陣仗,還有許多陣頭表演的形式演出,是對神明賀誕、拜夀的行為,雜耍類的陣頭表演通常置於前導,除了有護駕的用意,還有壯大熱鬧排場吸引人民的作用。銜接在雜耍類陣頭之後的是蜈蚣陣,作為開路驅邪的主導,接著是象徵主神尊貴神威地位的龍陣,之後是作為主神護衛的神將陣,因各廟祭祀主神之不同而有不同的神降表演。抬神轎者行七星步或八卦步,神轎之後又可跟隨雜耍類的陣頭表演或隨行信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