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明清之道教

  道教在金元時期分衍宗派,各立教團,發展教義教規.擴充齋醮科儀,確曾一度十分活躍。但自明朝開國後,一方面由於明太祖朱元璋要正禮儀,以完成其君主獨尊的政治體制;另一方面由於朱元璋早年曾做過和尚,深知宗教及其內部底細,對宗教採取了利用和檢束相並用的政策,即攏絡其領導人物,而控制其勢力的發展。因此道教之勢漸趨減弱,不似當年那樣盛行了。

  但在明代也有越軌者,這就是明世宗(一五二二至一五六六年)之崇尚道教,不過也只是短暫的現象。

  明清時期,道教雖在丹道方面有東派.西派之出現,南方有武當道的興起,著述方面有不少對過去道書的詮釋注疏之作,但均無多新義,其勢亦如強弩之末。清以後則更是日益衰微。

   【第一節:明代之檢東道與世宗之迷道】

  朱元璋在未稱帝以前,便招聘.安撫龍虎山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加以攏絡,意在利用道教爭取民心,以爭天下。據《漢天師世家》卷二記載:在元至正廿一年辛丑(一三六一年),吳王朱元璋令旨江西等處行中書省訪求天師,多有招聘禮請入山,依前住持道教;並令有司官員:但系龍虎山宮觀殿宇及供器什物,諸人毋得作踐損壞,褻瀆神明,舊管山園田地房屋,悉聽為主,諸色軍民人等,不許奪佔,違者治罪。爾後又致書張正常,勉其輔國濟民,意在拉攏。書曰:吾聞漢祖天師,道德在躬,動得鬼神之助,一噓一吸間,天道為之晦冥,雷霆諸神,莫不受命。以此輔國濟民,除其妖孽,援其水旱,故靈名歷四十餘代而愈著也。今吾師既臨乃祖之位序,當繼乃祖之成烈,有他術之可同者。願師澄心定性,以凝道功,使前靈之跡益顯,則龍虎之山益崇,而人益仰望也。至正廿五年乙巳(一三六五年),朱元章召見張正常,朱元章說:予自草菜,因天下變,為眾所尊,不敢不竭心之誠,以安民庶。每聞天師,今為見我,快哉,一睹頰面,天師瞳樞電轉,法貌昂然,雖不職事於朝庭,同我一時,豈不千載一遇也。至正廿六年,朱元章又令張正常放符及普施符水以濟民。由於戰亂而民間病疫者多,求符水的太多了,張正常乃篆符投井中,人爭汲之。朱元章命作亭於井上,號曰太乙泉。至正廿七年,即朱元章稱帝的前一年,致書張正常,書中說:

    予近自正月,為國家之事,心所欠者,欲旲聞上帝,柰無人捧詞至予天庭。故差人詣天師門下,望天師以彼祖宗之靈,必當誠心差精通遁妙之師,捧詞達天,以申祈禱之情,即師之虔意也。

此舉實際上是借重天師以為巫祝,代其與天庭交接,造成承天命.順天運而稱帝的局勢。歷史上從北魏太武帝起,每多採取舉行受道教符籙的醮儀,表示承天命為帝的故事,朱元章亦屬此。第二年戊申(一三六八年),朱元章便作了皇帝。這年即洪武元年。

  朱元章稱帝後,對待宗教,有他自己的看法與態度。據《明史.太祖本記》記載:

    (洪武廿年春)帝曰:所謂敬天者,不獨嚴而有禮,當有其實。天以子民之任付者,為君者欲求事天,必先恤民,恤民者,事天之實也。……為人君者,父天母地子民,皆職分之所當盡,祀天地,非祈福於己,實為天下蒼生也。

因而他不崇尚某一宗教,而是有限制地加以利用和控制,招攬名流用以敬神祀天;同時對宗教又嚴加檢束,防止宗教泛濫造成政治.經濟上的損害。我們來看他對道教的具體態度。

一:不准駕凌於帝王之上。據《明史.張正常傳》記載,張正常於洪武兀年,入賀太祖繼位,太祖曰:天有師乎?乃改授正一嗣教真人,賜銀印,秩視二品。元時所賜天師號遂被免去。《明會典》記載:凡寺觀庵院,洪武三年令除殿宇樑棟門窗神座案棹許用紅色,其餘僧道自居房舍,並不許起斗拱彩畫樑棟及僭用紅色什物床榻椅子。

二:清整宗教,去其奢侈穢亂。《明史.太祖本記》記載:洪武五年詔:僧道齋醮,雜男女,恣飲食,有司嚴治之。

三:從思想上使其納入養生治國之道。據《大政記》記載:洪武七年,御注《道德經》成,上謂儒臣,舉所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與聖戈去甚.去奢.去泰之類曰:老子所語,豈徒托之空言,於養生治國之道,亦有助也。但諸家之注,各有異見,朕因注之,以發其義。

四:減少道觀,限制出家。《明會典》記載:洪武廿四年,令清理釋道二教,凡各府州縣寺觀,但存寬大可容眾者一所並居之,不許雜處於外,違者治以眾罪,親故相隱者流,願還俗者聽。又命天僧道,有創立庵堂寺觀非舊額者悉毀之。還規定每三年發一次度蝶,禁止男性四十以下.女性五十歲以下者出家,只允許府四十人.州三十人,縣二十人出家。這樣減少逃避徭役者。

五:立道錄司以檢束天下道士。據《明史.職官誌》記載:明代僧道皆國官以管其眾。京師置道錄司左右正一二人(正六品),左右演法二人(從六品),左右左至靈二人(正八品),左右元義二人(從八品),神樂提點一人,知觀一人,龍虎山真人一人(正二品),閤皂山.三茅山各靈官一人,太和山提點一人。道錄掌天下道士,在外府州縣有道記等司分掌其事。

  據《明會典》記載,明初置原教觀,洪武十五年(一三八二年)改道錄司,正六品衙門,設左右正一,左右演法,左右至靈,左右元義,職專道教之事,屬禮部,其衙門建於朝天宮。

  凡內外道官,專一檢束天下道士,違者從本司懲治,若犯與軍民相干者,從有司懲治。

  明太祖以後的成祖.英宗.孝宗在位時亦不崇尚道教。據《明史.成祖本記》記載:永樂十五年秋,甌寧人進金丹。帝曰:此妖人。令自餌之。毀其方書。《明會典》記載:英宗正統六年令新創寺觀曾有賜額者聽其居住,今後不許私自創造。
《明通記》記載:孝宗弘治年間,李廣以燒煉齋醮被寵,大學士徐溥等疏諫:近有以齋醮燒煉進者,此乃異端惑世之術,聖王之所必禁也。又給事中吳世忠亦奏言張元吉之奸淫凶暴及張元慶之淫酗衰穢,揭露他們替損皇威,凌轢官府,虐害鄉曲,認為張氏邪術,誑誘愚俗。

  在明太祖所制定的這種利用及檢束的政策下,道教是不可能在全國範圍內興旺發展的。其間有一例外,即湖北武當山武當道的興起,但也只是局部的.短暫的。

  明代世宗朱厚熜當皇帝後,情況就大為改變了。世宗醉心道教,日事齋醮,重用道士。據《明史.邵元節傳》記載:

    世宗嗣位,惑內侍崔文等言,好鬼神事,日事齋醮,諫官屢以為言不納。嘉靖三年征元節ヾ,……大加寵信,俾居顯靈宮,專司禱祀雨雪愆期,……封為清微妙濟守靜修真凝元衍範志默秉誠致一真人,統轄朝天顯靈靈濟三宮,總領道教。

邵元節原為龍虎山上清宮道士,後來官拜禮部尚書,一品服。邵元節死後,世宗寵信的是黃風道士陶仲文ゝ。初封為神霄保國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據《明史.陶仲文傳》記載:嘉靖十九年(一五四0年)八月,欲令太子監國,專事靜攝。太仆卿楊最疏諫,杖死。廷臣震懾,大臣爭相諂媚,取容神仙,禱祀日亟。世宗喜仲文祈禱功,特授少保禮部尚書,不久,加少傅仍兼少保,不二歲登三孫,恩寵出邵元節之上。又命建雷壇於黃州以祝聖壽,同知郭顯文監之,工稍稽,謫顯文典史,遣工部郎何成代督,趨甚急,公私騷然。御史楊爵.郎中劉言及之,給事中周怡陳時事有日事禱詞語,帝大怒,悉下詔獄拷掠長繫。吏部尚書諫乩仙,即命削籍。

     自是中外爭獻符瑞.焚修齋醮之事,無敢指及之者矣。……移居西內,日求長生,郊廟不親,朝講盡廢,君臣不相接,獨仲文得時見。

到了嘉靖卅三年,世宗益求長生,日夜禱詞。由於陶仲文的引荐,四方術士段朝用.龔可佩.藍道行.王金.胡大順.藍田玉之屬,咸以燒煉符咒熒惑天子。考《明史.佞幸.陶仲文傳》,段朝用合肥人,事燒煉,言所銀皆仙物,用為飲食器當不死,陶仲文荐方於世宗;龔可佩嘉定人,出家昆山為道士,通曉道家神名,帝命入西宮教宮人習法事;藍道行以扶鸞術得幸;胡大順,仲文同縣人,緣仲文進供事靈濟宮,撰《萬壽金書》一帙,稱呂祖所作,且言呂祖授三元大丹,可卻疾不老;藍田玉,鐵柱觀道士,從事符籙齋醮及扶鸞術,還自言有招鶴術,御史姜儆荐之得召;王金,鄠縣人,為國子生殺人當死,知縣陰應麟雅好黃白術,聞金有秘方,為之解得末減,金逃京師,藏匿於通政使趙文華所,以仙酒獻文華,文華獻之帝,後為帝採靈芝;頤可學無錫人,自言能煉童男女溲為秋石,服之延年;陶仲文所引荐的方術道士,還有端明.朱隆禧等,皆自言有長生秘術和符籙秘書,這些人,均曾得寵於一時。

  嘉靖卅五年(一五五六年),世宗也步宋徽宗之後塵,集天仙.教主.皇帝於一身。據《明史.佞幸.陶仲文傳》記載:

    卅五年,上皇考道號為三天金闕無上玉堂都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聖尊開真仁化大帝;皇妣號為三天金闕無上玉堂總都仙法主元元道德哲慧聖母天后掌仙妙化元君;帝自號靈霄上清統雷元陽妙一飛天真君,後加號九天弘教普濟生靈掌陰陽功過大道思仁紫極仙翁一陽真人無虛圓應開化伏魔忠孝帝君,再號太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聖智昭靈統元證應玉虛總掌五雷大真人元都境萬壽帝君。

世宗晚年更是耽溺於道教長生之術,扶乩言服芝可延年,便遣使採芝,天下四方來獻者皆積宛中,得芝萬本,聚為一山,號萬歲芝山。又有以五色龜及白龜.白鹿.白雁.玉兔以獻者,佯稱祥瑞。嘉靖四十三年(一五六四年)五月,帝夜坐庭中,獲一桃御幄後,左右言自空中下,帝大喜曰:天賜也。修迎恩醮五日。不久,遣官求方士於四方,豐城人熊顯進仙書六十三冊,方士趙添壽進秘法三十二種,醫士申世文亦進三種,方士王金等造諸品仙方.養老新書.七元天禽護國兵策,與所制金石藥並進。其方詭秘不可辨,性燥非服食所宜。帝御之,稍稍火發,不能愈,結果是服丹中毒而死。這些人隨後不是被論死便是被編口外為民。明世宗崇尚道教,卻以誤國害己而告終。對於道教來說,這一段可說是歷史上最後一次被尊崇,風靡一時,隨後,便逐漸黯然了。

   【第二節:武當道與丹法東派.西派之出現及劉一明之丹道】

  武當道,因興起於湖北均縣武當山而得名。

  考武當山在北魏前便已有名。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沔水條》記載:沔水又東南經武當縣故城東,又東曾水注之,水導源於縣南武當山,一曰太和卜,亦曰參上山,山形特秀,又曰仙室。《太岳太和山記略》說:自秦漢以來置武當縣.武當郡,皆因山名之。《後漢書.朱穆傳》及《隋書》中之《地理誌》均記有武當山名。
元劉道明撰《武當福地總真集》說:

    武當山,……中嶽佐命之山,應翼軫角亢分野,在均州之南,周回六百里,環列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澗嵩高之儲副,五嶽之流輩,唐虞柴望遍祀之地,七十二福地之一。乾兌發原,盤垣萬里,回旋若地軸天關之象,地勢雄偉,非玄武不足以當,因名之曰武當。

  武當山在明以前早已是道教徒活動的勝地。古籍中記載有不少著名羽客.道士在此隱居修煉。漢魏以前的傳說過於渺茫,這裡不提,據《武當福地總真集》記載:南朝劉宋明帝時的劉E,宋泰始中(四六六至四七一年)為晉王記室,解官辟谷入武當仙去;《真誥.稽神樞》云:(謝)允字道通,歷陽人,……晉太康中(二八0至二九0年)表辭官入道,招許之,西上武當……結茅於石室,不數年得沖寂之妙;唐人姚簡曾在唐太宗時出為武當節度,後亦隱居武當,志慕虛玄;五代宋初的陳摶也曾入武當,誦《易》於五龍觀。《宋史.陳摶傳》也說:自言嘗遇孫君仿.ㄔ硈B士,二人者高尚之人也。語摶曰:武當山九室岩可以隱居。摶往棲焉。因服氣辟谷,歷廿餘年。《武當福地總真集》卷上記載:元至元ゞ(應為至正)廿三年,法師葉希真.劉道明.華洞真承應御前充武當山都提點。提點乃是道官,說明在元代這裡便已是有相當規模的道場,所以設了道官。由於元末的兵火,道觀大都被毀,因而才有明成祖朱棣的復修武當宮觀。

  明成祖為什麼要在武當山大肆營造宮觀呢?說法不一。一說明初武當山出現祥瑞彩雲,真武大帝在雲中顯現,道士們繪制了一幅《太和山祥瑞圖》,獻給了明成祖朱棣,朱棣為表示崇奉真武的誠心,故而大興土木,修造道觀;一說當時武當山有位著名的道士叫張三豐,朱元章在位時便曾遣使覓之,未得,朱棣作皇帝後又遣給事中胡瀠偕內侍朱祥賚璽書香幣往訪,遍歷荒徼,積數年不遇,為取悅.招攬道士張三豐,故而成祖大修武當道觀;一說是朱棣奪皇位,火焚皇宮,建文帝下萵不明,有說為僧,或云為道,更有說建文帝就隱居武當山中。《萬歷野獲編》謂:以文皇帝遣胡瀠托訪張三豐為名,實疑其匿他方起事;一說成祖為攏絡河南.湖北的民心,順民間信仰而崇祀真武……。從門初在武當山專設道官太和山提點,朱棣派內侍朱祥到武當山數年,以及明英宗起由宦官管理武當山,極可能成祖之興武當,乃出之於政治上的原因。不管傳說如何,武當山是復興了,役民工卅餘萬,費時七時,建成八宮二觀及金殿.紫禁城等,規模很大。道士張三豐也因此更為出名,他利用這樣雄厚的物質條件,在武當山開創了武當道派。

  據《明史.張三豐傳》記載:

    (張三豐)遼東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寶,三豐其號也,以其不飾邊幅  ,又號張邋遢。……書經目不忘,遊處無恆,……嘗遊武當諸岩壑,語人曰:此山異日必大興。時五龍.南岩.紫霄俱毀於兵,三豐與其徒去荊榛辟瓦礫創草廬居之,已而捨去。太祖故聞其名,洪武廿四年(一三九一年)遣使覓之,不得。……永樂中(一四0三至一四二四年),成祖遣給事中胡瀠偕內侍朱祥賚璽書香幣往訪,遍歷荒徼,積數年不遇,乃命工部侍郎郭璡.隆平侯張信等督丁夫卅餘萬人大營武當宮觀,費以百萬計。既成,賜名太和太嶽山,設官鑄印以守。……或言三豐金時人,元初與劉秉忠同師,後學道於鹿邑之太清宮,然皆不可考。天順三年(一四五九年)英宗賜誥贈為通微顯化真人,終莫測其存亡也。

後人為其編有《三豐丹訣》一卷.《張三豐先生全集》.《三豐真人玄譚全集》一卷,均作明張君寶撰。

  張三豐所創武當山的教義與特點,有下列幾點:

  一:崇祀真武大帝。真武本為玄武,宋時因避趙玄朗諱,改稱真武。玄武乃北方七宿斗.牛.女.虛.危.室.璧的合稱。以其形似龜蛇,故名玄武。玄為龜,屬水,尚黑;武為蛇,屬火。為我國古代所崇奉的北方之神。從宋真宗起,特別崇奉北極紫微大帝的四位護衛,即道教所說的天聖.天蓬.天罡.天猶四大元帥,認為北極帝星地位之穩定,全賴四大元帥(星宿)的護衛,故四帥亦稱四聖是護佑皇帝的天神。在四帥中,尤其對天聖(佑聖)更為尊崇,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封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簡稱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均縣武當山,自古即奉。

  二:祀真武之神(北方之神,水火之神),故武當道以真武大帝為祖師,又以真武大帝為雷部至尊之神。

  三:習武當內家拳技。考武當內家的祖師,乃北宋徽宗時的張三峰(亦稱張三豐)。傳說他夜夢真武大帝授拳法。明末清初黃宗羲《王征南墓誌銘》說:有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仆,故別少林為內家,蓋起於張三豐。三百多年之後,明初武當山又出了一位著名的道士也叫張三豐。後者是前者內家拳技的繼承者和發揚者。武當道士歷來均在秘傳內家拳技,至今仍保存這種傳統。他們習拳技主要是為了健力御疾和抗拒野獸與護觀。

  四:在教義上主張三教合一。《三豐全集.大道論》下篇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道者修此陰陽之道也。一陰一陽.一性一命而已矣。《中庸》云:修道之謂教。三教聖人,皆本此道,以立其教也。《三豐全集.大道論》上篇中說:予也不才,竊嘗學覽百家.理綜三教,並知三教之同,此一道也。儒離此道不成儒,佛離此道不成佛,仙離此道不成仙。又說:儒也者,行道濟時者也。佛也者,悟道覺世者也。仙也者,藏道度人者也。各講各的妙處,合講合的好處,何必口舌是非哉!夫道者,無非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而已矣。

  五:重修煉內丹,且首重性功。武當道屬道教清修派,頗重修煉內丹,並且主張先全人道,而後仙道。《大道論》中說:修身之事,不拘男女,此金丹大藥雖愚昧野人得之立登仙位。……只要素行明德,仁義悲憫,深參造化,察其真偽,得陰陽之正氣,覓鉛汞之真宗,方能換骨長生。

又說:至於旁門邪徑,御女採陰,服煉三黃,燒鉺八石,是旁門無功也。又有以按摩導引.吐納呵噓.修服草藥為養生之方者,雖屬暫去其疾,難逃老衰命盡而被人恥笑也。

  武當道後來逐漸并入全真道。教義教規亦與全真道同。

  在《三豐全集.道言類》中附有《三豐先生輯說》,其中錄有陸潛虛及李涵虛的丹法,故這裡略為介紹陸潛虛及其東派丹法與李涵虛及其西派丹法。按《三豐先生輯說》乃後人李涵虛所編造,非張三豐本人所輯,因張三豐前于陸潛虛有一百幾十年,而前于李涵虛則有四百幾十年。

  關於遁教丹法,前文已提及過北宗和南宗。南宗丹法後又分為兩派,一為張伯端弟子石泰,主張自身清修,稱清修派;另傳弟子劉永年(奉真)傳翁葆光,主張陰陽雙修,即男女同修,稱陰陽派;石泰弟子陳致虛,既倡清修,也講陰陽,又因同受南北宗師傳,又合南北宗丹法,著《中和集》,三教合參,以守中為至善之道,稱丹法中派,仍屬北宗清靜修行派。南北宗到元末便已合并,均屬全真道,丹法大致合一,南北畛域之見亦逐漸消失,惟陰陽派則異端突起,與南北宗合并之清修派分道揚鑣。晚明的伍守陽(伍沖虛)集南北宗之大成,著有《天仙正理直論》.《丹道九篇》.《仙佛合宗語錄》。而陰陽派則在明清出現了所謂東派與西派。

  東派的開創者為明代的陸西星(一五二0至一六0六年)。陸西星字潛虛,揚州興化縣人。明嘉靖(一五二二至一五六六年)間,自稱得呂洞賓秘傳,寫成《賓翁自記》.《道緣匯錄》,又著《方壺外史叢書》,輯刊《呂祖全書》.宣稱得丹道真傳,大闡丹道,世稱丹法東派,屬陰陽派。其丹法明言男女雙修方可成丹,要點在凝神聚氣.道歸自然,所謂離形交氣,則男為口傳。陸西星還撰有《南華副墨》,並以玄理注釋《莊子》,晚年參禪,又撰《楞嚴述旨》。

  西派開創者為清代的李涵虛。清咸豐(一八五一至一八六一年)間,四川樂山長乙山人。李涵虛(號涵虛子),托言於峨嵋遇呂祖及張三豐,得丹法秘要,著《太上十三經注解》.《無根樹注解》.《三車秘旨》,還編輯和刊印《張三豐全集》,宣揚丹道,世稱丹法西派,亦屬陰陽派。宣揚其丹法以清靜立基,然後事陰陽雙修。李涵虛托言張三豐授,實則托張三豐之名而自飾其說。

  在清代最引人注目的道教內丹煉師和學者是乾隆.嘉慶年間的道士劉一明(一七三四至一八二一年)。劉一明號悟元子,又號素朴散人,被褐散人,山西曲沃縣(今山西聞喜縣東北)人,是當時我國西北地區全真龍門派的第十一代宗師。他一生主要在甘肅榆中之棲雲山.興隆山修道傳教,著書立說。他的主要著作,後人匯刻為《道書十二種》。他所論述的丹法,淵源於宋代陳摶的宇宙生成論和逆以成丹說以及張伯端闡發的丹道口訣。他繼承和發展了全真道清修派的理論和方法,頗具有宗教唯心主義的哲學思辨性。其內容主要包含以道為本原的宇宙觀.先驗的天賦人性論.修煉內丹訣要以及三教同源.相通的理論。他認為至無至靜的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指南針.陰符經注》中說: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名,長養萬物。無形無名,自然至靜之道。《修真辨難.序》中說:夫道即理也。理即道也。……此理此道,位天地而育萬物。這個道乃是非物質的精神實體。這個精神實體產生先天真一之氣,即虛無中生一氣。《修真辨難》中說:先天之氣自虛無中來。《悟真篇》云:道自虛無生一氣。……此皆言先天之氣為生物之主氣,乃自虛中來,為萬象之主,天地之宗。一氣生天生地生陰陽,陰陽再合其中,又合一氣成三體,三體即成,一氣運動,陰而陽,陽而陰,於是萬物生焉。他認為人性是天賦的,說人的形體孕育之時,生機自虛無中來,這就是先天祖氣,而祖氣是純善.至善的,這便是人的天賦之性,或曰真如之性,至至善的。人體出母胎後,由於後天呼吸之氣是惡.濁的,因而人的至善之性被侵蝕.污染,真一之氣消泯,於是人性也就變惡了。如要維持.恢復天賦之善性,就要不懈的習善.行善。劉一明的煉丹理論,與陳摶的逆以成丹之說基本相同。他認為人順自然之道而生,要返回虛無之道中去,就只有以逆道的修煉之法返本歸真。這種修道理論,是闡發陳摶之說,他又進一步與張伯端修丹法相結合,論述了修丹的四個步驟,即所謂煉己築基.凝結聖胎.沐浴溫養.煉神還虛,這是逆以成丹的具體方法。在修持方面又特別強調綱常倫理道德,這正是北宗全真道所注重的修性之功。劉一明是三教合一論者,認為三教之理相通,兼而用之,可以成聖。《悟真篇指解》卷三:儒以渾賒天理謂太極,道以渾賒天理謂金丹,釋以渾賒天理謂圓覺。本無名字,強名曰道。劉一明繼承和發展了王重陽的三教合一思想,劉所著《三教辨》肯定:儒即是道,道即儒,儒外無道,道外無儒,溯源窮流,三教一家。劉一明可以說是總結了全真清修派的理論與丹法,是清代道教中最突出的神仙學家。


   【第三節:王常月的龍門心法及婁近垣之黃籙科儀】

  王常月,是明末清初全真道龍門派的著名道士,第七代律師。全真道徒認為自邱長春歿世以後,教風頹衰不振,邪教外道,充塞天下,害人心術,壞我教門,由於王常月憫念愚人,爰開戒律,使邱長春真人之家風尚在,王重陽祖師之心法獨傳,真風大振,因而譽他為全真道的中興之祖々。據清完顏崇實撰《昆陽真人道行碑》說:

    王真人名常月,號昆陽子,山西潞安府長治縣人。生當明季之亂,慨然有出塵之心,……迨至中年,始於王屋山遇趙復陽祖師,懇求開示。……密於天壇王母洞告盟天地,授以戒律。且勉之曰:大哉至道,成之非易,易也必以功行為先。

王常月後又在九宮山見到了其師趙復陽。趙復陽問他:邇來應物持心何得何失?王常月以玄風頹敗,求師振拔為對。

    師曰:君子窮於道之謂窮,通於道謂通,道略吾行,何患宗風不振耶?遂以《天仙大戒》密授之。別師後居華山,……世祖(清順治皇帝)皇帝入關之始,真人遂北上掛單於靈佑宮,順治十三年丙申(一六五六年)三月望日,奉旨主講白雲觀,賜紫衣,凡三次登台說戒,……康熙庚申(一六八0年)九月九日,以衣戔禮怳l譚守誠,留頌而逝。……聖祖仁皇帝(康熙)聞之,賜號抱一高士。

  王常月倡導修道以持戒為首要功行。他在北京白雲觀六次開壇說戒,即為受戒道士演說戒律,撰有講稿《心法正言》,後由其弟子邵守善,詹守椿作跋,法孫詹太林校.元孫唐清善演而為《龍門心法》。這是一部對清以後的全真道影響最深的道書,使教義由偏重丹法清修而轉向以嚴持戒律為主。這是全真道的又一演變。


  《龍門心法》含二十講,即:

  第一:皈依三寶。
  第二:懺悔罪業。
  第三:斷除障礙。
  第四:捨絕愛源。
  第五:戒行精嚴。
  第六:忍辱降心。
  第七:清淨身心。
  第八:求師問道。
  第九:定慧等持。
  第十:密行修真。
  第十一:報恩消災。
  第十二:立志發願。
  第十三:印證效驗。
  第十四:保命延生。
  第十五:闡教弘道。
  第十六:濟度眾生。
  第十七:智慧光明。
  第十八:神通妙用。
  第十九:了悟生死。
  第二十:功德圓滿。

《龍門心法.序》說:道源自有正脈,萬法不出一心。又說:乃世之慕道者,徒向崆峒而訪問,伐毛洗髓,欲換凡骨而無丹;立命尋真,語玄機而莫悟。殊未解理貴專心,法求一貫,以修持心法為要。明顯是仿效佛教律宗,充實全真道以修性為先的教義。

  《龍門心法》宣揚,修道者悌須皈依道.經.師三寶;而要皈依三寶,明大道,脫生死,則必先皈依真三寶。何謂真三寶?即自己的身.心.意。何謂身?人體可以眼視耳聽.手動足行.口說舌嘗,善用者則成仙成聖成賢;不善用者則成魔成怪成鬼成畜生,因此則要善用吾身,收服狂骸,以四大威儀為主,行住坐臥,約束端莊,使耳不聽聲,目不視色,莊嚴妙相,端正慈悲。如何能作到呢?惟有一法,能制此身,須是行持戒律,戒律拘制,狂身變為法軀。何謂皈依心?認為人心險惡異變,不可測度,貪聲好色,犯法遭殃,皆由此心所致。不自皈依此心,豈能悟透玄機,得明正法?但如何才能制此狂心?須是持戒入定。此心無明火發,烈焰薰燒,非水不能,定則為水,專制狂炎,心火正熾,定水潛降,化烈焰為慧風,變無明為良知,轉聲色為空虛,改災難為吉祥。何謂皈依意?認為人意神通莫測,變化多端,焂生焂滅,不可把握,奇幻詐偽,千謀萬慮。善用者可以成真入聖,治國安民。三綱五倫,皆從此出,三教九流,俱從此起,忠孝節義,皆從此生,性命輪迴,皆由此定。不善者流浪欲河,沉淪苦海。因而必須慧光朗照,明了覺悟,一念未動之前,定水澄清,一念已萌之際,靈光不昧。機由樞轉,星隨斗移。執生死之權,先誠此意;掌輪迴之柄,先誠此意所謂皈依真三寶,就是用宗教道德以制身.制心.制意。制身則能皈依師寶,制心則能皈依經寶,制意則能皈依道寶,身心意為三寶真身,依戒定慧法門,行持信心,則定能成道。這是《龍門心法》基本教義。

  《龍門心法》特別強調戒行精嚴。說這個戒字,是降魔之杵.是護命之符.是仙丹寶筏。又說:戒律就是玄都禁約,乃三清上聖所定科條,受了戒,就要行持。又說:七真闡教之後,教相衰微。戒律威儀,四百年不顯於世。皆因教門中未有人擔當此任。因此為中興全真道,便倡導戒行精嚴,亦即降心順道,忍耐行持,一絲不離,始終不移。全真亮的三堂大戒,即初真戒.中極戒.天仙戒。

  道教信仰者追求長生不死,而《龍門心法》卻有他異於過去的長生久視之說。在最後一講《功德圓滿》中就說:

    大眾,誰曾不死,那見長生?不死者豈是凡身。長生者,非關穢質。彭祖至今何在?顏回萬劫還存?不死者我之法身,長生者吾之元氣。……道存則人存,法在即同身在。……人皆有死,但要死得好,乾乾淨淨,明明白白。
  ……元神意返青虛,真骨寄於洞府,大丈夫能事畢矣。

這說明到明清之際,那些所謂求仙之術均已露出底細,日暮途窮,即使如王常月這樣的著名道士,最後也只能用心法求中興。從清以來的全真道發展情況看,從王常月提倡開壇受戒後,便轉向以持戒為主要的教風了。

  稍後於王常月,正一道士中的著名人物則為婁近垣,他增刪並利用《黃籙科儀》十卷,使清代之齋醮儀文咸備於此書ぁ。

  婁近垣字朗齋,法號三臣.自號上清外史。江南松江婁縣(今江蘇省婁縣)人。生於康熙廿八年(一六八九年)。自幼在龍虎山上清宮作道士,師上清宮提點周大經,習正一法籙。雍正五年(一七二七年)以法員身份隨五十五代天師張錫麟例覲入京。雍正八年被封為四品龍虎山提點。雍正十一年封妙一真人。遣作有《南華經注》一卷.《御選妙正真人語錄》一卷.《重修龍虎山誌》十六卷.整理《黃籙科儀》十卷。

  據婁近垣《黃籙科儀.序》:

    近垣於雍正丙午(一七二六年)以值年來京,幸荷聖恩,獲司金籙,竊見齋醮科儀一帙,舊版散失,亥豕多訛,固不揣荒陋,勉為參考,點加增刪,刊成十卷。敢詡探奇於石室,擬將藏秘於名山。茲者恭遇和碩和親王,凝心內境,棲慮玄門,日華多眼,乃取近垣所刻科儀,親加披閱,重為鏤版.仍題之曰《黃籙科儀》。大清乾隆十有五年,歲次庚午九月重陽日,龍虎山後學婁近垣拜手謹識。

考《黃籙科儀》十二卷,不著編輯者名氏,婁近垣刊成十卷,和親王刻印本則為十二卷。是書卷一至卷九為發奏.建壇.宿啟.拜表.早朝.午朝.解壇.設醮各項科儀。卷十為總聖位科,卷十一為通用文檢,卷十二為符秘手訣,壇圖印式,步虛散花,樂譜贊文。

  在明《正統道藏》中,有關威儀的道書,洞真部有泓懺七種.燈儀廿種;洞玄部有《濟度金書》三百二十卷.醮儀八十五種;洞神部有醮儀廿六種;太玄.太平.太清.正一諸部中亦收有宋.元.明以來之各種齋醮科儀。《黃籙科儀》乃輯清初道教常行的齋醮科儀.蝶文.符籙,在教內相傳。婁近垣是清代龍虎山正一派從事符籙齋醮的著名道士。

   【第四節:正統道藏及重要道書的編篡刊行】

  金章宗時期(一一九0至一二0八年),道士孫明道據宋版《萬壽道藏》.《政和道藏》編纂成《大金玄都寶藏》,六千四百五十五卷。又經過五十餘年,元初全真道士宋德方(披雲).秦志安等又募緣再修《道藏》,將全真道造作的道書參入《道藏》,使全真道與正一道統為一流。這部《道藏》也名《玄都寶藏》,增加到七千八百餘卷。元憲宗時(一二五一至一二五九年)曾遭焚經。這是元代的第一次焚經。到元世祖至元十八年(一二八一年),又招致焚經,世祖詔令除《道德經》外,所有道書及印版一齊燒毀。這是元代的第二次焚經。因此《道藏》所收道書大都奠佚或被毀於火。到了明代,成祖朱棣即位之初(一四0三年),曾敕令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重編《道藏》,永樂四年(一四0六年)又敕真人張宇初,前者命爾編修道書,可早完進來,通類刊版,故敕。(《漢天師世家》)永樂八年(一四一0年),張宇初去世,詔令第四十四代天師張宇清繼續主持編修;宣宗宣德二年(一四二七年)張宇清卒,未完成。明英宗正統年間又繼續纂修,到正統九年(一四四四年)始行刊版。英宗又詔令道士邵以正(通妙真人)督校あ,增所未備,正統十年校刊完成,名《正統道藏》,計四百八十函,五千三百0五卷,按三洞.四輔.十二類分類,以《千字文》為函目,自天字至英字,每函各為若干卷。刊行多部,英宗分賜國內各大名山道觀珍藏。據白雲觀《賜經碑》記載:


    太宗文皇帝臨御之日,嘗命道流合《道藏》之諸品經纂輯校正,將鋟梓以傳。爾功未就緒,奄忽上憲肆。今皇上以至聖之德,統承天位,體皇曾祖之心,以天下生民為念。遵先志,於是重加訂正,增所未備,用壽諸梓,計五千三百五卷,通四百八十函。其為經包括三乘,類分條析,自太上立教之端,以至道家從事之要,罔不備載。于以頒之天下,藏之名山秘宇,聽所在道官道士看誦贊揚。上為國家祝釐,下為生民祈福,甚盛舉也。

明神宗萬曆年間,又刊佈《續道藏》。萬曆卅五年(一六0一年),龍虎山第五十代天師張國祥,奉神宗朱翊鈞之命,續補《道藏》三十二函,仍以《千字文》為函次,自杜字號刊至府字號或將字號,名《萬曆續道藏》。《續道藏》將《焦氏易林》及堪輿之書亦收於內。以上明代的正.續《道藏》,共計五千四百八十五卷,五百二十函,即現在尚保存的明版《道藏》。

  明《正統道藏》雖刻於明,實源於宋。其缺陷有二:

一.μ搜訪道書不夠周遍,當時福建龍溪縣玄妙觀尚存有《政和道藏》五百六十四函,未運往北京,據此以增補之;不然,今《道藏闕經目錄》所著錄道書,皆可收入《正統道藏》。當時僅據所存元初宋德方刊行《玄都寶藏》殘藏,再增入元明二代道書成藏。

二.選擇不精,將偽托呂祖.文昌降筆等扶鸞之書,亦均刊入。使內容天為芫雜。
  
  在永樂中參與編修《道藏》的道士有涂省躬,正統中有喻道純.湯希文(註7)。

  到明熹宗天啟六年(一六二六年),有一位著名道士白雲霽作《道藏目錄詳注》。後載入清紀昀等所編《四庫全書》子部道家類。《四庫全書提要》說:

    雲霽字明之,號在虛子,上元人。是書成於天啟丙寅,以《道藏》之文,分門編次,大綱分三洞四輔十二類,每條各有解題,如《崇文總目》.《郡齋讀書誌》之例。諸書多捃拾以足卷帙。如劉牧《周易鉤隱圖》.《遺論九事》.張理《易象圖說內外篇》.雷思齊《易外別傳》(此本俞琰之書,雲霽誤以為思齊).《易筮通變》.《易圖通變》,舊皆入易類。……雖配隸或有未安,門目或有改易,然總無以為道家言者,今一概收載,殊為牽強。蓋二氏之書,往往假借附會,以自尊其教,不足深詰也。

白雲觀所藏《正統道藏》,到道光時(一八二一至一八五0年)已多殘闕,有王廷弼出資修補,至同治間(一八六二至一八七四年)始修補告竣。有關明版《道藏》編修刊刻始末,大體如是。

  關於明清間刊行的重要道書,首先便得提到《道藏輯要》。清康熙年間(一六六二至一七二二年),彭定求選《正統道藏》中所收道書的一部份,約二百多種,編成《道藏輯要》,實為《正統道藏》的節本,按廿八宿字號,分成廿八集,共二百餘冊。清嘉慶年間(一七九六至一八二0年),蔣元庭又編《道藏輯要目錄》,這時已包括道書二百七十九種,共二百六十八冊,分裝廿八函。清光緒卅二年(一九0六年),成都二仙庵又予翻刻,並有增加,其中收有清代晚出之道書,不過選擇亦有不精之處。賀龍驤為撰《重刊道藏輯要子目初編》,其序曰:


    我朝彭定求相公撰《道藏輯要》一書,為世稱快。惜原書總目止載卷數,未列子目,莽如淵海,下士難窺,不久書帙放失,雖達士通人亦罕識宗旨焉。今成都二仙庵重刻《道藏輯要》,倘再不為條分縷析,著諸目錄,則玄宗所在,講識仍艱,後再闕佚,誰與知之?


現此部《道藏輯要》刻版,保存在成都青羊宮。

  至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年),上海涵芬樓將北京白雲觀所藏《正統道藏》影印發行,除將原版面縮小外,並將梵夾本改線裝方冊。《正統道藏》得以為廣大學者所睹。到一九四八年,上海詁林精舍出版社又出版了守一子編《道藏精華錄》,包括道書一百種。其所選書亦選自《正統道藏》及《道藏輯要》;不過所選者未必是精華。丁福保撰《疇隱居士學術史》中錄有《道藏精華錄緒言》,簡述了道教源流.道藏源流.編輯宗旨及十集一百種道書簡介。以後又有《道藏舉要》,選入一百七十六種道書。以上均屬巨帙道教類書。

  明清間也出現了不少著名的道書作者,他們各依其信仰造作道書,演化教義。如明代便有:

張宇初撰:《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通義》四卷(《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
     《道門十規》(《正統道藏》正一部).
     《三十代天師虛靖真君語錄》七卷(《正統道藏》正一部)。

張君寶撰:《三豐真人玄譚全集》.
     《三豐丹訣》.
     《張三豐先生全集》(《道藏輯要》畢帙)。

邵以正撰:《長春劉真人語錄》。

陸西星撰:《方壺外史》八卷.
     《道言五種》。

伍守陽撰:《天仙正理》二卷.
     《伍真人丹道九篇》.
     《金丹要訣》.
     《仙佛合宗語錄》(道藏輯要》畢帙)。

蔣一彪輯:《古文參同契集解》三卷.
     《參同契箋注集解》三卷.
     《三相類集解》二卷。

高濂撰:《經三尸符咒》.
    《守庚申法》.
    《續神咒錄》.
    《服氣法》。

彭好古撰:《金丹四百字注》.
     《金丹四百字注解》。

朱權(臞仙)撰:《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八卷。

洪應明撰:《月旦堂仙佛奇蹤》八卷。

李文燭撰:《金丹四百字解》.
     《黃白鏡》二卷。

王一清撰:《金丹四百字注解》。

胡文煥輯:《類修要訣》二卷,續附一卷。

孫汝忠撰:《頂批金丹真傳》。

沖一真君撰:《福嗣奇談》二卷,附一卷。

黃淵耀撰:《玉版錄》。

  清代的著名作者及新出道書有:

董德寧撰:《黃帝陰符經本義》二卷.
     《太上黃庭經發微》二卷.
     《仙傳宗源》.
     《悟真篇正義》.
     《元丹篇》.
     《丹道發微》.
     《性學筌蹄》.
     《周易參同契正義》三卷。

劉一明撰:《黃帝陰符經注》.
     《黃庭經解》.
     《悟真篇直指》四卷.
     《敲爻歌直解》.
     《百字碑注》.
     《修真辨難》二卷.
     《神室八法》.
     《無根樹解》.
     《悟道錄》二卷.
     《參同契經文直指》三卷.
     《參同契直指箋注》三卷.
     《參同契直指三相類》二卷.
     《西遊原旨讀法》。

閔一得撰:《黃帝陰符經玄解正義》.
     《雨香天經咒》六卷.
     《天仙道戒忌須知》.
     《道規玄妙》二卷.
     《棲雲山悟元子修真辨難參證》二卷.
     《皇極闔辟證道仙經》三卷訂正.
     《泄天機》.
     《管窺篇》.
     《天仙心傳》三卷附錄一卷.
     《天仙道程寶則》.
     《西王母修正途十則》.
     《泥丸李祖師女宗雙修寶身筏》.
     《讀呂祖三尼醫世說述管窺》.
     《寥陽殿問答編》訂正.
     《三懶心恬》.
     《智慧真言注》.
     《一目真言注》.(《古書隱樓藏書》).
     《增智慧真言注》(《古書隱樓藏書》).
     《祭煉心咒注》(《古書隱樓藏書》)。

傅金銓撰:《天仙正理讀法點睛》.《丹經示讀》.
     《道書試金石》.《新鐫道書度人梯經》八卷.
     《道書一貫真機易簡錄》十二卷.《性天正鵠》.
     《新鐫道書樵陽經》.《道書杯溪錄》三卷.
     《心學》三卷.《赤水吟》。

朱珪校:《陽騭文注》.《文昌孝經》.《真經》.
    《元皇大道真君救劫寶經》。

惠棟撰:《太上感應篇注》二卷。

王常月撰:《初真戒律》。

朱元育撰:《悟真篇闡幽》三卷(收存於《道藏輯要》奎帙).
     《參同契闡幽》三卷。

王守上閱:《三寶萬靈法懺》。

張持真輯:《懺法大觀》六卷。

彭定求:《真詮》三卷校正。

王仁俊輯:《靈寶要略》。

陶素耜撰:《周易參同契脈望》三卷.
     《承志錄》三卷。

李光地撰:《參同契注》.《陰符經注》。

袁仁林撰:《古文周易參同契注》八卷。

汪紱撰:《讀參同契》三卷.《讀陰符經》。

紀大奎撰:《周易參同契集韻》六卷。

俞樾撰:《讀抱朴子》.《抱朴子平議補錄》.
    《太上感應篇纘義》二卷。

王士瑞注:《養生集》二卷(《道藏輯要》觜帙)。

江含春撰:《解真篇》.《金丹悟》.《金丹疑》。

施守平撰:《碧苑壇經》三卷。

陶太定撰:《呂祖師三尼醫世說述》。

薜陽桂撰:《梅華問答篇》。

李德洽原述:《上品丹法節次》。

章世乾撰:《元丹篇約注》三卷。

劉鴻典撰:《感應篇韻語》。

蔣國祚撰:《太上黃庭內景經注》一卷.
     《太上黃庭外景經注》三卷(《道藏輯要》尾帙)

  順便提一下敦煌古籍中的道書。在清光緒廿五年(一八九九年),道士王圓籙偶而發現了敦煌莫高窟石室遣書,其中便有不少唐.五代人所抄寫的道書。不幸的是,這時正是帝國主義侵華最嚴重的時期,這些深藏幾近千年的寶貴文獻,大都被外國人所盜走,一部份今在倫敦不列顛博物館,一部份今在巴黎國立圖書館。劫餘部份今藏在北京圖書館。敦煌古籍中的想爾注《老子道德經》殘卷.《老子化胡經》卷一.卷十.河上公注《老子道德經》等有關道教古籍又得重現,這對我們了解
早期道教的教義,有重要價值。

   【第五節:道教之衰微】

  道教傳至清代,雖仍有眾多信奉者,但已大如前朝之盛,頗呈現出逐漸衰落的景象。究其原因,固然由於新文化思想的興起及西歐科學技術之傳入,本土宗教意識受到衝擊;同時又因基督教的傳入我國,與本土宗教爭奪信徒;但是,清朝對待道教的嚴竣態度,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據《補漢天師世家》記載:明神宗時的第五十代天師張國祥,奉旨聘駙馬都尉謝公詔之女為配。以定國公徐掌婚事,凡六禮之費,悉出內帑。……留京十三年,寵賚甚渥。明懿宗曾加第五十一代天師張顯庸太子少保。明懿宗崇禎九年(一六三六年)襲爵的第五十二代天師張應京曾娶明益藩郡主朱氏為妻,且崇禎帝曾晉封張道陵為六合無窮高明大帝。這說明龍虎山正一道張天師家與明朝庭關係較為密切。清初,順治皇帝對於龍虎山正一道既事拉攏,而又存有戒心,這是可以想見的。據《補漢天師世家》云:

    皇清定鼎入賀い。世祖章皇帝頒賜敕諭。諭曰:國家續天立極,光昭典禮,清靜之教,亦所不廢。爾祖張道陵,博通五經,覃精玄教。治民疾病,俾不惑神怪。子孫嗣教,代有崇封。茲特命爾襲職掌理道篆,統率族屬。務使異端方術,不得惑亂愚民。今朝綱整肅,百度惟貞,爾其申飭教規,遵行正道。其附山本教族屬賢愚不同,悉聽糾察,此外不得干預。爾尤宣法奉道,謹德修行,身立模範。禁約該管員役,俾之一守法紀,毋致生事。庶不負優加盛典,爾其欽承之。故諭給一品印,恩禮咸加故。

  這種威恩並施的敕諭,顯不了清朝對正一道既利用又控制,且有所眨斥的嚴竣態度。這樣的態度,基本上貫穿整個清代。

  清世宗胤禎對儒.釋.道持三教合一說。《道藏輯要》第二冊《雍正上諭》謂三教外略形跡之異,內證性理之同,初無異旨,無非欲人同歸於善,勸善者治天下之要道。又說: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聖人同其性則廣為道德,人能同誠其心,同齋戒其力,同推於人,則可以福吾親,可以資吾君之安天下。統治者為利用宗教以治天下,舉三教合一之旨,這樣也就使三教差別縮小,鼓吹以宗教道德勸善規過之風,遂甚囂塵上,《太上感應篇》.《功過格》之類的善書,風靡一時,形成一種民間宗教習俗。這種風氣,固然與道教有一定關係,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正統道教的聲勢以及教團對教徒的控制。道教特異性的減弱,當然也相對地意味著道教的衰微。

  到清高宗弘曆時,乾隆年間(一七三六至一七九五年)宣布密宗黃教為國教,道教為漢人的宗教。乾隆四年(一七三九年)曾禁止正一真人傳度,乾隆十七年(一七五二年)以梅御史劾部議改為正五品(見《補漢天師世家》)即降為五品。梅御史即當時左副都御史梅嗀成,他所劾奏者便是第五十六代天師張遇隆(字輔天,號靈谷)。據《清史稿》卷一百十五記載:在乾隆五年(一七四0年),當時為鴻臚寺卿的梅嗀成便上疏謂道流卑賤,不宜濫丁廁朝班,張昭麟(五十五代天師的張錫麟之弟,張錫麟死後被命署大真人印務)被免朝覲。在乾隆年間,龍虎山正一道領袖張天師之聲譽.地位,已漸趨低微了。乾隆卅一年(一七六六年)第五十七代天師張存義(字方直,號宜庭)雖又被帙正三品,只不過稍施懷柔,為了減少其因過於貶損,而帶來不利統治的影響而已。

  辛亥(一九一一年)革命推翻了滿清帝制,於民國元年,當時的江西都督府取消了龍虎山正一道的天師稱號,所謂張天師便已沒有了在教團內的特權。及至袁世凱作大總統,野心恢復帝制又復天師稱號,重頒正一真人之印。袁世凱的皇帝夢破滅,張天師之宗教特權便隨之而成泡影。張元旭之後的張恩溥,不過循道教正一道慣例而稱六十三代天師而已。

  全真道中之受清朝優渥者,清初則有王常月,晚清則布高仁侗(雲溪)。高雲溪為山東費縣人,光緒年間(一八七五至一九0八年)為北京白雲觀方丈。高雲溪通過太監劉誠印(皈依道教,自稱素雲道人)與清宮廷有密切關係,頗得慈禧太后寵信。據傳,高仁侗與國際間諜璞科第有關係,八國聯軍侵華,清廷屈於侵略者的軍事力量,訂立喪權辱國的條約,其間高雲溪便暗中起過聯絡作用,條約內容實際上是事前在白雲觀後花園中秘密商訂的,其後才由李鴻章出面正式公開。高仁侗一生主要是援結權貴,從事政治,既無著述,亦未為道教興辦何種事業,故他雖曾得勢一時,對於道教則並無建樹。這說明道教中的領袖人物在清末混亂昤期,已未必是修道之士了。這在一定意義上也反映了道教的日益衰微。

  我們所說的衰微,是指其在教義上已停滯不變,無大發展;宗教勢力日漸低落。但道教在民間的崇奉者依然是不少,其齋醮祈禳之儀以及服餌丹道之術,在民間教徒中也是依然有不少人信行的。

   【結語】

  總之,明清時期的道教已不如往昔聲勢之大,而是日漸衰落。究其原因,

一:由於明清朝庭對道教實行的是利用和嚴加控制的政策,明代曾敕令檢束,清代則實為斥貶,道教逐漸失去過去歷代的狂熱寵信與扶持(明世宗時除外)。

二:明清為我國帝朝封建社會已趨沒落的時期,經濟.政治.文化.思想已呈現停滯狀態,宗教思想對這時突出的特點是三教交融,由於三教交融而導致三教膠纏不清,缺乏深入的.有特徵的發展。

三: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因素的逐漸活躍,反傳統的新文化.新思想逐漸興起,先然沖擊著傳統本土宗教,動搖其宗教唯心主義的神仙理論體系。

四:西洋科技及基督教的傳入,也影響了我國固有宗教的生存和發展。這些歷史條件,都影響道教的發展趨勢。明清道教承襲宋元傳統,而其道書這時不過陳陳相因,甚乏創見,如果說有發展的話,不過青詞與採補之類無聊之言而已。

  道教史研究者,有將道教的發展過程分為五個階段。

一:從張道陵創五斗米道,至東晉末(一四二至四一九年)上清.靈寶.三皇經籍之出現,為道教開創時期。

二:從北魏寇謙之改革道教,至南梁陶弘景之開創茅山宗,為道教教團組織時期;

三:從隋唐王遠知.吳筠.司馬承禎之發展教義,至五代杜光庭之完成醮儀,為道教教理研究時期。

四:從宋徽宗時林靈素之擴張道教,王金元全真道.真大道.正乙道之形成,為道教教權確立時期。

五:從明代至晚清,為道教由繼承而衰微的時期。

   【附註:】

ヾ邵元節,貴溪人,龍虎山上清宮道士,師事范文泰.李伯芳.黃太初。

ゝ陶仲文,初名典真,黃閔人,受符水訣於羅田萬玉山,與邵元節善。嘉靖中,由黃梅縣吏為遼東庫大使,秩滿需次京師,寓元節邸舍,邵元節荐仲文於世宗。

ゞ元惠帝至元只有六年(公元一三三五至一三四0年),而至正則有廿八年(公元一三四一至一三六八年),故應為惠帝至正年間。

々見《龍門心法》後跋,邵守著.詹守椿作跋。

ぁ據朱家縉撰《黃籙科儀提要》。見《道協會刊》第六期。

あ邵以正,雲南人。早年學法於劉淵然。淵然請老,荐之而被英宗召為道籙司左元義,正統中遷左正一,領京師道教事。

ぃ涂省躬,江西南昌玉虛觀道士;喻道純,長沙清瀏人,景泰年間為道籙司右玄義,後任右正一;湯希文,號復古,溧陽人,宣德.正統年間歷授道籙司右正一。

い指第五十二代天師張應京入賀。

道教概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