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gif (3505 bytes)  

前言

 

白庭階

 

本書全稱《性命雙修 萬神圭旨》,然無論是著錄或稱引,多用《性命圭旨》做標目,故我這次整理校點亦以此為書名。

本書係道、儒、釋三家雜陳的上乘氣丹道典著作,然大旨屬於道家。

 

丹道養生學的形成發展的歷史,與道教、佛教的創立發展一樣,有它的特定歷史條件和社會背景。古今往來,不僅深刻影響了我國古代丹道理論、方法,成為我國傳統丹道的核心和主流從帝王將相社會賢達,從風流名士到黎民百姓,都曾在這一獨具特色和風格神奇的光環中沐浴過、修煉過,贏得延年益壽,而且對我國學、宗教、醫學、科技、天文、地理、文化、藝術、音樂、民俗等都產生過極其深刻的影響。

 

 丹道學研究的對象是人。它把人的身體作為考察研究的主體。竭力探索人與宇宙、自然、社會、環境之間的關係和相互影響,研究人體的本質,把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延年益壽作為研究目的。因此,對於生命存在過程中的新陳代謝、運行機制的種種奧秘,都是丹道養生學研究探索的重要命題。兩千多年來,丹道養生家們歷盡艱辛、勇敢探求,積累了極為豐富的經驗,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嘆為觀止的巨大的系統工程。
 

 他們發現和參破人體生命的奧秘,認為用解剖刀一類的方法,不過是初級階段的手段,而真正解決問題,必須弄清人體的秘密,並控制人體內部的運行機制,必須借助辨證思維的方式。 於是,養生丹道的理論體系便在養生學和哲學的交互作用中蓬勃發展起來,自發地或超前地運用了現在控制論中的理論,建立重人貴生的人生觀、形神統一的生命說、性命雙修的內煉體系和逆修反原等一整套理論陣地。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最早揭示人有卓越地位的是老子。他在《道德經》說:“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荀子更為精確地指出:“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知亦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這就是說人在宇宙間具有其他生物所不能有的優異性質和特點。周秦之際,儒家的經典《禮記》更把人奉為“體天之德”、“天地之心”者。漢代之後,學者們基本上繼承這一傳統,說:“天地人,萬事之本也”。
 

 這樣,重人貴生的心理結構,直接為道教所繼承,並加以弘揚。提出重命養身,樂生悪死的主張,在理論上不斷地加深,實踐上做了豐富的論證。東漢時期的《太平經》等道家著作都貫穿這種觀點,說是“有身不自念,當念誰乎!有身不自責,當責誰乎?”這種貴人重命觀,與縮命論者,正好成為反差,顯然是一種進步。在這種思想文化環境中,喊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在中國養生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到了宋元時期,內丹派這種思想更加顯現扭轉乾坤運行規律,支配自然法則的輝煌成果。顯現出道家術士們的恢弘氣魄和人性的魅力,充分說明道教內丹派並非逃避現實,而是跳出有限的人生“輪迴”,把握自己命運,進入更高人生的光明境界。

 

 這裡說的內丹,就是指人體內的精、氣、神三者的混合物。內丹是對外丹的異稱。外丹是道士們提煉金石鉛汞之屬。內丹,其用即經、氣、神,其名又稱金丹。煉養加以丹象征日月,此作陰陽、心性、神氣。根據他們的實際操作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以至“天人合一”,煉就“金剛不爛之身”,這就是“金丹大道”。據記載,歷史上這種人是不少的。只要你案一定程序進行修煉,持之以恆,是會成功的。現在廣東韶關南華寺,還保存著唐代貞觀年間的高僧惠能及其門徒憨山、丹田三尊栩栩如生、形體豐滿禪定的肉身慈體。安徽九華山百壽宮也保存一尊明萬曆年間的僧人無暇作化了的肉身慈體,台灣台北市郊一寺廟也保存民國時期一尊肉身僧人的慈體。這些人都長命百壽,保留下來的肉體,巧似金剛不爛,是任何防腐措施都不能企及的。

  性命雙修就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提出來的。

  性、神是指人的心性、精神、意識、真神、真意、元神等;命、形則指人的形體、生命、元氣、元精。性命與形神是兩對相通的概念。這裡有稱謂和本質上的差異,形成並建立了一套博大精深的性命雙修的理論體系。方法上也變換無窮,達到顯赫玄妙境界。南宋張伯端提出:“金丹之道,性命雙修,是為最上法,故曰金仙。”元帶 邱處機的《大丹直指》說的更透徹:“金丹之祕,在於一性一命而已。”道家養生氣功就是在這樣的理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類比宇宙論的人體生命哲學。他把宇宙看成大天地,把人體成小天地。唐李筌《陰符經》說:“宇宙生乎手,萬物坐乎身。”以人體精、氣、神是為三寶,視人體這一小天地與與帚這一大天地同為一體,同一運行規律,同一生成程序,即類比宇宙論。

 

 從《鐘呂傳道集》、《靈寶畢法》看,五代鐘離權的修持方法,還是處在修命這個階段,至呂洞賓、陳摶因受佛法禪宗的影響,才開始倡導性命雙修,融儒、釋、道三較修煉大法精髓為一爐,這是一種最高的成就,更加神奇玄祕了。以這種修持功法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大同世界。

 

 西方養生學只是單純地追求健康長壽,並以此為他們為一目的。而不涉及心性和道德的修養,因而他們的學說中僅僅限於對體質和力量的闡述。中國道家養生學與西方不同,他們學說中,不但講命功益壽延年的修煉,而且更講性功心性、道德的修煉,把性命雙修作為一個整體,一大原則來宏揚。道理很簡單,比如有一個平時作奸犯科的人,整天憂心冲冲,生怕被警察捕捉。像這樣的人怎能做到定、覺、慧,進入禪定態,煉出好的體質來呢?中國道家煉養家有稽於此,或從修心起步,或從煉精下手,性功、命功兩大法要、雙管齊下,步步層進。又以煉心、煉性、煉精、煉氣、煉神五大法門,合、虛、靜、定四個字之要訣,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內斂體系,超出生死之道了。

 

 類比宇宙論的原理認為宇宙的陰陽兩儀、四象、五行、五氣、五方都象征著人體的五臟、五膀、六腑等,並認為時辰季節的變化對人體都有影響。最早提出這個原理,是老子的《道德精》:“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北宋時,著名的道德理論家陳摶根據這個圓哩,創作《無極圖》,把它發揚光大。形成了“無極生太極→陰陽五行→萬物生化”的宇宙論來解釋內煉體系的原理。《無極圖》這一最高的成就,被 後代的內丹家們譽為是長生秘訣。

 

 周敦頤根據這個學說,顛倒其序,更易其名,創作《太極圖》,附 於大易,解釋為“以順生人,故從上而下。”此論更加明了,以為儒者之祕傳。南宋朱熹又根據《無極圖》的生化程序,認為由陽靜陰動→逆煉歸元→五行顛倒→陰陽混合→重仮混沌為判之太極無極,至結丹修真。《性命圭旨》元集中的《日烏月兔圖》即形象地闡明這種功理。

 

 明、清時期,隨著樣養生學的崛起,傳到國外,即推動西方近代的體育革命。英國李約瑟博士在其巨著《中國科技史•道家與道教》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十八世紀時,中國的治療體操傳入歐洲,並在現在的衛生和治療方法上佔有頭等重要的地位。”這一最高的評價,充分說明了道家丹道養生學的巨大潛力和李史地位。又說“生命之丹的觀念在中國躑躕了幾個世紀以上,但確實引起明代幾個皇帝的愛好。歷史告訴我們,明太祖接見了名家劉淵,並派遣使者在1430年去尋找一個叫張三豐的煉養家,於1459年英宗給張三豐封以‘通微顯化真人’稱號的榮譽。”這就說明了丹道科學再過去確實引起了中外人士的重視。

 

 道家注重煉養。煉,指的是煉精、煉氣;養,則是養性、養神。為此目的,煉養功法,門派紛呈。如占卜、符战、禁咒、祈禳、靜功、動功、外丹、內丹、房中、辟谷、服餌等等。所有這些,統稱“道術”,也叫著方術、方伎、方技,道中人也有叫“仙術”的。後來,煉丹家們把這些方術分兩大類,叫內丹術和外丹術。前者為丹鼎派所運用,如鐘離權、呂洞賓等是也,他們是內丹術的始祖。後者為符籙派,其代表人物漢代的張道陵和金元時期的“正一道”都是屬於這一門派。

 

 內丹派是以道家修煉功夫為核心。以動功、靜功、吐納、房中、服餌等功夫綜合發展。在長期修煉過程中,繼承、總結了前人修煉成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到明代,以達到爐火純青的境地。《性命圭旨》一書,就是在這一歷史條件下脫穎而出。

 

《性命圭旨》是明代尹真人的高徒根據他祕旨寫成的。全書分元、亨、利、貞四個部分。其內容包括涵養本源,救護命寶;安神祖竅,翕聚先天;蟄藏氣穴,眾妙歸根;天人合發,採藥歸壺;乾坤交媾,去礦留金;靈丹入鼎,長養聖胎;嬰兒現形,出離苦海;移神內院,端拱冥心;本體虛空,超出三界等秘訣。所在三乘九轉功法,層層揭祕,為 後之煉養者指明下手處,確屬內斂者最上乘功理功法。煉者出神入化,氣象萬千,一覺圓明,六通頓開。歷史上僅是在一些高級知識份子中傳習。當今一些最有成就氣功師也密煉此法。

 

 尹真人繼承、總結了道家丹鼎派修煉的功理功法,把煉養功夫分為“三乘九轉”,以四個步驟進行修持:築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道家借釋家“三乘”這一用語,稱聲聞、緣覺、菩薩為三個不同層次,叫著“三乘妙言”,或叫“三乘祕法”。

 

 三乘祕法分為大乘、中乘、小乘。
大乘,即神仙抱一之道。在尹真人看來:抱一,是人身修持之根本。這裡講的“一”,即道,就是真水。
中乘,即安民富國之法。內丹派有謂“九江四海”的說法,都是指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穴位。而“七珍八寶”則是喻人體精、氣、神一類的存在物質。精、氣、神又稱“三寶”,“三奇”。而所謂“六賊”又稱“六尸”、“六塵”,是指修煉者煉功過程中自己遇到的魔障。中乘階段是要斷魔障,護三寶。此皆為釋家用語。
小乘,為強兵戰勝之術。道家認為,人如果修煉到三乘功法,就能變殃褐為福壽。修行者首要是常持清靜為本根這種大法。

 

 一般說來,修行者都要小乘開始築基,做為下手功夫,先收心、存心、內視、入靜、調神、調息、調精。丹法每步具體操作皆有秘訣,各種丹訣均有奧妙玄機。

 

 本書中對每一種丹訣的玄妙真機,都做了詳盡論述和揭祕。如對《安神祖竅•翕住先天》一章,著重叫修行者要特別重視祖竅穴的修煉。所謂祖竅,道家稱眾妙之門、玄關竅、紫丸宮、泥丸宮,釋家稱鼻端、自在、目蓮,儒家稱瑤池、真際,醫家稱上丹田,約四十多種隱諱名詞。作者開章明義指出:“祖竅真際,舉世罕知,不得師傳,儼似暗中射垛。蓋祖竅者,乃老子所謂玄牝之門也。《悟真篇》云:‘要得谷神長不死,需憑玄牝立根基’。”這是因為意念守在“玄牝一竅,而採取在此,交媾在此,烹煉在此,沐浴在此,溫養在此,結胎在此,至此結胎神化,無不在此。修煉之士,誠能守此一竅,則金丹之道盡矣,所謂得依而萬事畢者視也”。由此,可見玄關一竅在內丹修煉中的至高無上的地位和價值。

 

 在這裡,當代有個氣功大師做了精深的探索和論述……現代醫學在人體解剖過程中發現,玄關竅,在人體的腦部,具體位置,在兩耳尖上方大約一寸的部位,兩眉中心上方半寸的部位,插進去的三點連接處,有一個很小的粒子,形狀像松樹的果實,定名為松果體,或叫黍珠。發現了這個松果體有退化了的視網膜,進一步發現他有成像的能力,然 後再進一步發現有抑制性成素的作用。這一重大發現,證實了人類確有過三只眼睛,為從事人體科學研究提供了極為有利的科學依據。他的表現型態和成象方法,猶如動物的輔眼,也很像蝙蝠的接收系統。道教裡楊二郞、張天師等都有三只眼睛,佛教裡的千手千眼觀世音,雖然屬於形象的塑造,都是屬於有特異功能,都是自修煉,達到激活了玄關竅裡的輔眼,並用這只眼睛觀察事物,叫天目開,又叫天眼通的。

 

 天眼通,就其表現類型來看,大致分為:內視、透視、遙視、微視四種功能。內視─可以看到自己五臟六腑、骨骼等,又出現四個規律:意、能、光、向;透視─人體透視、地下隱避物透視、隔牆隔物透視:遙視─是透視的延伸,即看到遠距離的東西,古人把他叫著“千里眼”,其根本原理,不受時空的限制:微視─用人體的天眼功能,觀察微觀世界的規律及其變化運動,其表現型態恰似現代電視機的成象發展過程,即由模糊到清晰成象等等。天眼通的人,古代有,現代也有。

 

 現在有很多人修煉眼功時,盡管意守上丹田,守玄關竅,搞的頭暈腦脹。究其原因,或身體素質差,或築基不牢,或學習的東西太機械了。他們以為天眼功能出現,屏幕效應一定出在這兒,其實不然。而應因人而異,有的人看東西腋下看,有的人則是看手上,或拿一面鏡子看,圖像就出現了。只要你修煉到特異功能出現時,眼睛稍閉,意念定在一部位上,成象的部位就在這兒。由此可見,不弄清楚玄關一竅,修煉必然落空,就不能登堂入室了。

 

 本書是係丹術的重要著作,講究道、儒、釋三教合一,性命雙修,介紹內煉理論及具體功法,層層揭祕,均圖文相配,把師授祕傳,和盤托出,以呈徠 後之有緣。其行文則駢四驪六、洋洋灑灑,旁征博引,必說明而後止。雖三教雜陳,而大旨屬於道教。其圖繪制精工,佈局優美,線條古樸,氣韵生動,為歷來道書所不及,故《道藏精華錄提要》推崇備至。清代著名文學家尤侗在其《性命圭旨序》指出:“至其精要尤在《真意》一說。蓋人身真意,是為真土。動極而靜,此意屬陰,是為己土;靜極而動,此意屬陽,是為戊土。煉己土者,得離日之汞;煉戊土者,得坎月之鉛。鉛汞己歸,金丹自結。戊己者,重土之象也。斯其有取 於《圭旨》者乎。”是以《圭旨》能顯《周易參同契》、《黃庭經》、《悟真經》之徽旨,而尤氏又能發《圭旨》之精蘊也。

 

 本書取《道藏精華》為底本,參照“掃葉山房石印本”等進行整理校點,改掉少數一些錯別字。由於水平限制,不當之處請明達指正。

                                            

                                                                           一九八九年元旦 於福建省新聞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