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gif (3505 bytes)  
 

正一天師清微派微信平台文集

 

七十二行祖師之

農業祖師神農炎帝 by 清微弟子

2014-07-14 正一天師清微派

簡介

神農烈山氏,又稱赤帝,華夏始祖五天帝之一,與黃帝並稱為中華始祖,。炎帝制耒耜,種五穀。立市廛,首辟市場。治麻為布,民著衣裳。作五弦琴,以樂百姓。嘗遍百草,發明醫藥,因此號神農氏。他還發明陶器,開闢集市,削木為弓,以威天下。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他與黃帝結盟並逐漸形成了華夏族(漢族)。因此形成了炎黃子孫。

  六大功德

  一、制耒耜,種五穀,奠定了農工基礎。耒耜的使用和種五穀,解決了民以食為天的大事,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為人類由原始遊牧生活向農耕文明轉化創造了條件。

  二、立市廛,首辟市場。據《周易·繫辭下》載,神農"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農發明的以日中為市,以物易物的市場是中國貨幣,商業發展的起源和基石。

  三、治麻為布,民著衣裳。原始人本無衣裳,僅以樹葉,獸皮遮身,神農教民麻桑為布帛後,人們才有了衣裳,這是人類由朦昧社會向文明社會邁出的重大一步。

  四、作五弦琴,以有五弦:曰、宮、商、角、徵、羽”。這種琴發出的聲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農之和,能使人們娛樂。

  五、削木為弓,以威天下。神農始創了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獸的襲擊,有力地打擊了外來部落的侵犯,保衛了人們的生命安全和勞動成果。

  六、製作陶器,改善生活。在陶器發明前,人們加工處理食物,只能用火燒烤,有了陶器,人們對食物可以進行蒸煮加工,還可以貯存物品,釀酒,消毒。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對人類的飲食衛生和醫藥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留書教化

  與農業相關的部分著述(據嚴可均輯錄《全上古三代文》:

  《神農之禁》:春夏之所生,不傷不害。(《群書治要》《六韜·虎韜篇》引《神農之禁》)

  《神農之數》:一穀不登,減一谷,穀之法什倍。二穀不登,減二谷,穀之法再什倍。夷疏滿之,無食者予之陳,無種者貸之新。(《管子·揆度》)

  《神農之法》:丈夫丁壯不耕,天下有受其饑者。婦人當年不織,天下有受其寒者。(《文子·上義》《淮南子·齊俗訓》「不耕不織」上皆有「而」字。又《呂氏春秋·愛類》引《神農之教》曰:「士有當年而不耕者,則天下或受其饑矣。女有當年而不織者則天下或受其寒矣。」)

  《神農之教》:有石城十仞,有湯池百步,帶甲百萬,而亡粟,弗能守也。(《漢食貨志》晁錯引《神農之教》)

  《神農占》:正月上朔,有風雨。三月谷貴,石五百錢。八月有三卯,旱,麥大善。無三卯,麥不善。凡蟲食李,則黍貴。食棗,粟貴。食杏,麥貴。食荊,麻貴。食桑,絲貴。正月上朔日,風從東來,植禾善。從南來,植黍善。從北來,稚禾善。四月四日,風從東來,植豆善。西來,四日至七日,中豆善。七日至十日,稚豆善。十四日無風,不種豆。從冬至日到來年,滿六十日,有大風雨折樹木,麥大善。從平朔至食時,植麥善。至日中,中麥善。至日入,稚麥善。常以夏至後九十日可種。四月朔日,風從東來,從平明至辰時,植黍善。至日中,中黍善。至日入,稚黍善。月朔日入,清明蠶善。正月有甲子,糴初貴後賤。正月上辛,溫者善,風寒者不好。(《開元占經》一百十一)

  據《莊子·盜蹠》記載:“神農之世,臥則民居,起則于於,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與麋鹿共處,耕而食,織而衣,無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據此而言,炎帝神農氏生活於“民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階段。《呂氏春秋·愛類》又言:“神農之教曰:士有當年而不耕者,則天下或受其饑矣;女有當年不績者,則天下受其寒矣,故身親耕,妻親織,所以見致民利也。”

神農開農桑立集市制陶器奠定了華夏農耕文明的基礎後世受萬民香火崇敬,護佑農耕成為華夏第一行業——農業祖師。 

 

策劃 洪百堅
製作單位 道教學術資訊網站
製作 楊大宇
志工人員 楊大宇
讚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