爻 yao
1:組成《易》卦的最基本單位。分陽爻與陰爻兩種(含少陽、老陽、少陰、老陰四類),爻的陰陽是由筮數決定的(七為少陽、八為少陰,主靜;九為老陽,六為老陰,主動)。最常見的記錄形式是“一”(陽)和“一”(陰),也有直接用筮數記錄的。或陰或陽的爻,以三個為一組,所得八種不同的排列組合,即傳為伏羲所創的八卦;八卦兩兩相重,即以六爻為一組,所得六十四種不同的排列組合,便是傳為文王所重的六十四卦。爻之為字,有交錯之義。《說文解字》:“爻,交也。象《易》六爻頭交也。”徐灝箋:“交者,交錯之義。”而爻的本質特徵為“變”與“動”。《易·系辭》:“爻也者,效天下動者也。”“爻象動乎內,吉凶見乎外。”“爻者,言乎變者也。”虞翻注:“動,發也,謂三才為六畫,則發揮剛柔而生爻也。”孔穎達疏:“每卦六爻,皆仿效天下之物而發動也。”“言爻者,效此物之變動也。”卦為固定的陰陽組合,反映事物的靜態,反映物象;而爻之陰陽,卻有老少之分、動靜之別,反映事物的動態,反映變化。因此,爻不僅是《易》卦的最基本單位,而且是最活動的因素。
2:爻辭的省稱。韓愈《進七策問》之八:“《乾》之爻,在初者曰‘潛龍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