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黃 zhong huang
《太上靈寶淨明中黃八柱經》:“是以中黃之道,適正為本:知本者,不反不側,不乖不偏,理上下,得四隅,知所以在,達所以存。知所在,故不失其方;達所存,故不遺其想。辨方知想,是謂正道。深於道者,能之。苟不深於道,則忘本務末,不歸正中,而中黃之道乖矣。中言其位,黃言其色。知位不失,識色不謬,非位非色,得其所得。今黃天之炁,橫於胸臆,明其本意,不迷不忒,此之謂信。何謂至信?信在其中,黃鐘之宮,中炁所兆,年谷以豐。”《太清中黃真經》卷下:“脾主中央其色黃,服之幹息其色昌。”注:“《太明五緯經》 云:脾主於土,生之於火,克之于水,來自中方,其色黃,閉服幹息,但當一日一想,不限時節,亦無咒法,其脾藏存之。四十九日,自見此炁脾中而出。已後可將身隱入牆壁,無所礙也。”《淨明忠孝全書》卷三:“中天九宮之中,黃中太一之景,名曰天心,又稱祖土。乃世間生化之所由,萬理之所都也。其實只是混沌開闢之後,積陽之氣,上浮盤亙,其廣八十一萬里,是道理之主宰,世人身心功過,被此光明之所洞照,纖芥圭黍,所不能逃散。在人身中,謂之丹扃。所以曰:人心皆具太極。”柳華陽《金仙證論·序煉丹一》:“立定天心之主宰”。注:“天心,名曰中黃,居於天之正中,一名天是,一名 斗構。在天為天心,在人為真意。中宮若失真意,猶如臣失君主矣!”陳樸則另有說。其《內丹訣·望江南》:“中黃寶,須向膽中求。”認為:“天一生氣,名曰中黃。其氣藏於膽,以為性命之根元.其味苦:至如無知花木根蒂之味亦苦,乃知萬物非生氣不能生也。內丹之藥,先閉舌下兩竅,內通膽中生氣,至喉舌之間,有微微苦味,是生氣通流,然後求為神丹也。”
內丹名詞。《太一金華宗旨》:〝蓋以中黃,在人身地天之正中,即易之黃中。釋氏所謂緣中,吾宗名曰玄牝之門。乃是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玄竅,修真成道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