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真人 tai ji zhen ren

  道教中被稱為太極真人者有三。

  1:杜沖,字元逸,鎬京人。據《雲笈七籤》載,杜沖為一古代仙人。周昭王時,聞知文始先生尹喜得道成仙,遂赴尹喜舊宅草樓學道。時尹喜後人太和真人尹軌亦居草樓,與之共修道術。周穆王在尹喜故宅草樓為其立一座道觀,請其為道士,待以仙人之禮。遂閒居幽室吟誦老君《道德經》,積二十餘年,展先生帶二仙人自天而降,授其丹方一函,言老君與尹先生贊其勤苦修道,特奉老君之命來授仙經。遂依丹方修煉,數年之後終於道成,身生金光,五臟堅潤。後真人李君又降臨其處,授乙太上素靈洞元大有妙經。此經煉成之後,能洞觀眾妙,驅虎豹,役百靈,通冥達幽。周懿王己亥年間,上清元君遣仙官降臨,迎其登仙升天,封為太極真人,下任王屋山之王,號王屋山太極杜真人。因其曾隱居樓觀,遂被尊為道教樓觀道的第三代祖師。

  2:淮南王劉安。據《史記·誰南衡山列傳》載:劉安(179年一前122)沛郡豐(今江蘇豐縣)人,高祖劉邦之孫,襲父封為淮南王。才思敏捷,聰穎過人,好讀書、鼓琴,善為文辭。于淮南國廣致賓客、方術之士,投于門下的名士賢才竟達數千人,較著者有蘇飛、呂尚、左吳、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晉昌之輩,諸儒大山、小山之徒,曾作內書二十一篇,集為《淮南鴻烈》,亦稱《淮南子》,倡道家學說,兼糅法家,陰陽家思想,斥儒家為“世俗之學”。又作鴻寶萬年三卷,論變化之道。漢武帝在位,待之甚厚,與之言政治得失,方技賦頌,博學善辯,無所不精,為武帝所重,後欲謀反以取帝位,事發,不得己于元狩元年(122)自殺,受株連者達數千人之多。劉安死後成仙,源于葛洪《神仙傳》。據雲,淮南王,好神仙之道,從遊者眾多。曾有八公前來拜詣。門吏因其容狀衰老擋之門外,八公遂變幻作少年,劉安聞知,不及穿鞋即出門相迎,至思仙台,北面拱手,行弟子之禮,懇請垂憐施教。八公乃複現老者,施行法術,變化風雨雲霧,無不效驗。遂授以丹經及三十六水銀等方。經3年藥成未服之際,其子劉遷與郎中雷被習劍戲鬥,被誤傷。劉遷大怒。雷被恐被害,遂請擊凶奴,未准,於是上書武帝,告其謀反,武帝遣正持節懲辦。遂與八公登山大祭,埋金於地,服八公之藥湯,白日升天而去,其妻子親戚三百余人亦服藥湯,隨之飛升,其家雞犬藥者亦一併升天,此即“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相傳劉安得鴻寶萬年之術,仙去升天之後被封為太極真人。

  3:《雲笈七籤》卷三《靈寶略紀》載“三真未降之前,太上又命太極真人徐來勒為孝先作三洞法師”,是徐來勒號太極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