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符 wu du fu
指用紙畫或剪有”五毒”形象,以作厭鎮。五毒,各地所指不全一致,有的指蟾蜍、蜥蜴、蜘蛛、蛇、蜈蚣;有的指蠍子、蜈蚣、蛇、蜂、蜮。大都與歲時風俗相結合,有的在穀雨。《青齊風俗記》:“穀雨日畫五毒符,圖蠍子、蜈蚣、虺、蛇、蜂蜮之狀,各畫一針刺之,刊佈家戶,以禳蟲毒”。更多用於端午。《清嘉錄》卷五:“尼庵五色彩箋,狀蟾蜍、蜥蜴、蜘蛛、蛇、舷之形,分貽檀越,貼門楣、寢次,能魘毒蟲,謂之‘五毒符’”。民間原有畫老虎吃五毒一類風俗,稱之為符,系受道符影響,其視作辟毒的功能也類似道符。
民間辟邪厭勝物。《青齊風俗記》:“穀雨日畫五毒符,圖蠍子、蜈蚣、虺蛇、蜂、蜮之狀,各畫一針刺之,刊佈家戶,以禳毒蟲。”但南方則多用於端午的辟毒活動。《清嘉錄》述吳地端午風俗:“尼庵剪五色彩筆,狀蟾蜍、蜥蜴、蜘蛛、蛇、蚿之形,分貽檀越,貼門楣,寢次,能厭毒蟲,謂之五毒符。”五毒,古人視作毒蟲的代表,各地具體所指不盡一致。端午辟五毒風俗由來已久,以五毒形象以為厭鎮為方法之一。初與符無干,指之為符,系受道符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