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罡 tian gang
原指北斗的第七星。丹家喻人之“心”。《玄珠歌》:“天罡運轉,七曜芒寒。”白玉蟾注:“天罡,心也。以心運諸氣,動陽則陽報,動陰則陰報,運轉五行,常朝上帝,斡旋造化,顛倒陰陽,隨機而應。”劉一明《修真後辨·天罡消息》:“人得天地之正氣而生,亦具此天罡之氣,主宰生死,掌握性命。其動與天上之鬥罡無異。知此者生,昧此者死。但此罡星有先天後天之分,不可不知。後天之罡星,日行十二經絡,融通一身血脈。煉是氣者,以人罡合天罡,內外一氣,以避百邪。究之顧外失內,虛而不實,未益於彼,先傷於我。至於先天之罡星,與本來主人相親相愛,君臣一心,並行不悖。”參見“斗柄”條。
1:星名。即北斗七星的斗柄。《參同契》卷下:〝二月榆落,魁臨於卯﹔八月麥生,天罡據酉〞。《抱朴子內篇.雜應》:又思作七星北斗,以魁覆其頭,以罡指前〞。
2:叢辰名。月內凶神。《海瓊白真人語錄》卷二《鶴林法語》:〝天罡屬辰,辰戌丑未謂之四正,以其屬土,居於中央,故曰四正,罡字從四從正,以辰為土,故此功曹謂之天罡〞。清允祿等撰《協紀門辨方書》:〝陰陽之月,前三辰為天罡,後天辰為河魁,陰建之月反是〞。
3:神煞名。道書中有三十六天罡,配七十二地煞。以為罡氣神煞取用。
4:雷法名詞。猶人心。指腦。《道法會元》卷八十二:〝天罡,罡者四正為罡,取四方之正中,乃吾心也〞。
5:也稱中黃星。《道法會元》卷七十七《天罡說》:夫天上天罡,陰精也,真土也。乃天之真陽也,居於天中之天,為天罡星,其實號曰中黃星,變化於辰也。
6:內丹名詞。指陽精,真土。《道法會元》卷七十七《天罡說》:夫身中天罡,亦陽精也,真土也。比內事為藥物,為黃婆﹔丹田為黃庭,居於身中之中,為天罡氣。其實號曰中黃氣,變化於心也。此竅非凡竅,中中又一中,一中之黃氣,即自己天罡也〞。
六壬十二神之一。《六壬大全 . 十二神釋》云:天罡,辰,八月將。乙寄其上,水土墓其下,勾陳之象。音商,數五,味甘。星角亢,禽蛟魚龍,宮天秤,分野鄭、襄州。屬龍,位東南方近東多。所主鬥訟、死喪、田宅、舊事,專主獄訟、官府。唐易靜《兵要望江南·占六壬》:“三刑內,最惡是天罡。或是季兮為日上,沖加四煞必相傷。夜即恐驚亡。”原注:“魁罡臨日,主大將死;臨辰,主小將死;日辰俱臨,俱死。”《黃帝龍首經·占諸欲遠行使出吉門法第二十四》:“法欲將帥出行,欲令天罡臨四季,為神樞,外百事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