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神 yuan shen
又稱“元性”、“先天之性”。宋張伯端《青華秘文·神為主論》:“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來一點靈光也。欲神者,氣質之性也。元神者,先天之性也。……將生之際,而元性始入。父母以情而育我體,故氣質之性每逾物而生情焉。今則徐徐剷除,主於氣質盡而本元始見。本元見,而後可以用事。無他,百姓日用,乃氣質之性勝本元之性。善返之,則本元之性勝氣質之性。”“蓋心者君之位也,以無為臨之,則其所以動者,元神之性耳。以有為臨之,則其所以動者,欲念之性耳。有為者,日用之心;無為者,金丹之用心也。以有為返乎無為,然後以無為而蒞正事,金丹之入門也。”柳華陽《金仙證論·序煉丹》:“神乃元神,炁乃元炁。何以謂之先天?當虛極恍惚之時是也。既知恍惚,是誰恍惚?此即先天之神也。恍惚之時,不覺忽然真機自動,陽物勃動而舉,此即先天之炁也。”大凡丹家所謂煉神,皆指煉此元神。
1:指大神。《樂府詩集》卷一南朝宋顏延之《迎送神歌》:〝告成大攝,受釐元神〞。
2:謂人的靈魂。五代譚峭《化書•術化•珠玉》:提〝灝氣之門,所以收其根﹔知元神之囊,所以韜其光〞。
3:猶腦神。《脈望》:〝腦為上田,元神所居之宮,人能握元神,棲於本宮,則金氣自升,真息自定,所謂一竅開而百竅齊開,大關通則百關盡通也〞。
4:指意識思維活動。《養生秘錄•玉溪子丹房口訣》:〝元神凝則思慮之神泰定〞。
5:謂性命之根。即指兩精相搏。《性命圭旨全書》:〝父母媾精之後,一點靈光……從太虛中來者,我之元神也。由是而氣,由是而形〞。
6:指意識思維活動的靜定狀態。《黃庭外景經》石和陽注:〝元神者,心中之意,不動不靜之中,活活潑潑時是也〞。
7:呼吸之主。《性命圭旨全書•內外二藥說》:〝煉神者,煉元神,坎離合體而復乾元,元神凝則呼吸之神自然泰定〞。
8:指精神意識活動的中心狀態。《脈望》:〝日用功夫,以元神為主。何為元神?內念不萌,外想不入,9:我自主,謂之元神〞。
10:指天地即分前之主。元王惟一《道法心傳》:〝夫神者,乃先天之元神,為太極之祖也。虛無自然,包含萬象,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變化無方,去來無礙,清靜則存,濁躁則亡〞。
11:指自身生命之神。元王惟一《道法心傳》:〝或存心火腎水交媾於元海之中,結成嬰兒以為自己元神〞。
12:指人自然本性。《道法會元》卷二百一十:〝元神者,靈靈不昧,了了常知,在喧無擾,處靜不寂,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識識,迥出思議之表,卓然而獨存者是也〞。又卷二百二十二:〝在人身則主而為正者,性也。性中有神,即元神也〞。
13:謂主化天地之始。《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解義》卷一:一曰始無,是為玉清,二曰元洞,是為上清,三曰玄空,是為太清。則是出乎太空之先,乃原於始無,未見氣者,所謂元神是也。隱乎空洞之中,乃合元洞玄空,所謂元氣,元精是也。當是時也,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所以無光無象,無形無名,無色無緒,無聲無音。為導運御世之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