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

  1:人的喜、怒、哀、懼、愛、惡、欲七種天然感情。泛指人的種種感情和心理態。《禮記•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認為人的七情的天賦的。《禮記注疏 》:“七情好惡不定,故云治。〞主張聖以治七情。道家亦以喜、怒、哀、樂、愛、惡、欲為七情﹔佛家以喜、怒、憂、懼愛、憎、欲﹔中醫以喜、怒、憂、思、悲、恐、驚為七情。七情變化,一般屬於正心理活動。如變化過大,可導致氣機失常,內臟功能失調。道教養生學主張盡量減心理消耗。《上清經》:“六欲務盡,七情宜除。〞明朱橚等普濟方》卷四十三《論》:“七情者,喜怒憂思悲恐驚,若將護得宜,怡然安泰,役冒非理,百病生焉〞

е 中醫名詞。1:指藥物配合的七種情性。《備急千金要方•論用藥第六》:“又陰陽配合子母兄弟,根莖花實草石骨肉,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畏,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凡此七情,和合之時,用意審視。當用相須,使者良,勿用相惡,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殺者,不爾勿合用也。〞指七情傷心、肝、肺、脾、神、膽、情。《太上老君清靜經圖注》:“七情者,喜怒、哀、懼、愛、惡、欲是也。喜多傷心,怒多傷肝、哀多傷肺、欲多傷脾、愛多神,懼多傷膽,惡多傷情,此為七情牽心之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