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 qi xing
謂北斗星,計有七宮,稱七元星君。七星即:天樞、天璇、天璣、天權、天衡闓陽、《瑤光。太清玉冊》卷八:“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 。
1:星宿名。簡稱“星”,又稱“天都”。二十八宿中南宮朱鳥七宿的第四宿。共七星,位居南宮朱鳥之頸。星次屬鶉火,分野主周、主三河。星占家以之為咽喉,謂主急事,亦主衣裳文繡之事。星以明為佳。《禮記·月令》:“季春之月,日在胃,昏七星中云云。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孔希旦《集解》:“七星,南方朱鳥之第四宿。”《史記·天官書》:“七星,頸,為員官,主急事。”《索隱》:“宋均 云:‘頸,朱鳥頸也;員官,喉也。物在喉嚨,終不久留,故主急事也。”《正義》:“七星為頸,一名天都,主衣裳文繡,主急事。以明為吉,暗為凶;金、火守之,國兵大起。”《隋書·天文志》:“七星,一名天都,主衣裳文繡,又主急兵,守盜賊。故欲明。星明,王道昌,間則賢良不處,天下空,天子疾。動則兵起,離則易政。”
2:指北斗七星。即天樞、璿、璣、權、衡、開陽、搖光。《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所謂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索隱》:“案:(春秋運 斗樞)云:‘斗第一天樞,第二璿,第三璣,第四權,第五衡,第六開陽,第七搖光。’”
3:指貪狼星、巨門星、祿存星、文曲星、廉貞星、武曲星、破軍星。《五行大義黃帝 斗圖》:“一名貪狼,子生人所屬;二名巨門,醜女生人所屬;三名祿存,寅戌生人所屬;四名文曲,卯酉生人所屬;五名廉貞,辰申生人所屬;六名武曲,已未生人所屬;七名破軍,午生人所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