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上太霄琅書瓊文帝章經
目錄
九天元始號
鬱單無量天王太霄琅書瓊文第一
上上禪善無量壽天王太霄琅書瓊文第二
梵監天王太霄琅書瓊文第三
寂然天王太霄琅書瓊文第四
不驕樂天王太霄琅書瓊文第五
化應聲天王太霄琅書瓊文第六
梵寶天王太霄琅書瓊文第七
梵摩迦夷天王太霄琅書瓊文第八
波梨答惒天王太霄琅書瓊文第九
雲務子者,蓋元皇玉虛之胤,太帝之中子也。抱瓊胎於玉房,結雲精於金門,含日月於紫胞,變洪露以凝神,鍊胎息以推運,任歷劫以轉輪,化生於元氏,告陽道以成真。於是上皇元年三月一日,天暉啟晨,誕於九玄之上寶耀無量之天,覩太陽於雲崖,耀金容於瓊軒,順皇基於帝圖,法玉秀於自然,濯以九靈之暉,灌以甘香玉泉,飲以靈妃皇芝,哺以九鍊飛霜,神龍翼其側,瓊鳳廕其顛,紫煙生于上,流光鬱于鄰,二象抗其綱,三晨協其真,神州歌其妙,七轉變其神,靈風迅其軀,迴香盪其塵,蕭蕭太虛之上,靡靡洞波之濱。年冠二九,思微念玄,適性理運,任時推遷,不慕皇道,逍遙中原,遊娛太霄,徘徊紫天,流眄歷劫,得趣忘旋,運非我制,挺標上仙。遂名書帝簡,位登太真,三元下教,贈爵皇篇,於時受命,朝禮玉天,上登九玄之臺大有之宮,紫鳳玉京七寶珠房,於明霞之館,清齋玉軒,靈瑞告感,項負圓光,夜照神燭,自明瓊堂。於是虛皇道君,於空洞之上,玄虛之中,以《太霄琅書瓊文帝章》,降授於君。是時天光冥逮,三晨迴精,五宿改度,七元運靈,九色晃曜,煥絡玉清,飛煙蓊鬱,流漫八冥,玉陛登階,萬帝臨庭,飛仙羽蓋,輔翼太真,仙童玉女各三千人,執巾散香,流芳掃塵。於是命駕,檄召五靈,飛霄迴輪,乘空絡煙,神鳳挺轡,靈妃導仙,明皇啟路,三道合明,流電揚精,逸駕九玄,遊眄瓊闕,宴景三元,盤徊玉霄,適肆紫晨。於是披琅書於無崖,誦帝章於碧雲,理宿根於玉訣,檄威靈於瓊文,唱妙曲於空洞,精靜念於玉軒,理二儀於玄圖,掌帝錄於萬仙,總地司於五嶽,領上真於三關,上統無崖,下攝洞源,自天以下,莫不咸隸於太真,神非可測,化不可名,近難可論,遠不可尋,清難可滓,混難可澄,微乎妙哉,斯至德之帝靈,巍巍乎高尊也。
太霄琅書,乃九天王飛霄之曲,瓊文帝章,乃九天之上文。並以元始之初,生於自然空洞之中,虛皇玉帝受之於九玄。於是天王仍記名焉,鑄金為簡,刻玉結篇,金鏤玉字,以明寶文。祕於九天之上,大有之宮,西華玉女、金晨玉童各三千人,侍衛典香。如是九帝上聖,一月悉三登玉階,朝宴神真,運周萬劫,傳於太真王。其道高妙,眾經之宗,神挺奇秀,精冠九天,玉慧虛朗,洞趣入玄,自非上真之士,不得叅聞,皆受已成真人,不傳於中仙也。
太霄琅書,乃九天王飛霄之曲,瓊文帝章,乃高靈玄映之道,九天之精,洞監於萬氣,總統於眾經。凡修《大洞三十九章》,徊風混合帝一之道,《雌一玉檢五老寶經》、解釋宿根,拔度七玄,而無此文,財九天王不納其音,九氣錯綜,神真不歡,天魔侵景,萬試來干,思不徹微,天不啟關。凡修眾經,以瓊文為先,誦詠寂室,靜慶霞庭,通暢九霄,整絡上玄,令玉宮駭聽,萬真臨軒,群魔伏袂,萬試敢前,隨意所修,乃得道真,萬遍道備,騰身太清。要訣不煩,正在此經,精心苦行,剋得上仙也。
雲務子不修他道,受虛皇帝君《太霄琅書瓊文帝章》,於九霄之上,歌詠妙篇,遊娛適肆,感暢神真,致三元下教,位登太真王。以傳太華真人、三天長生君、太和真人、東華老子、南極總司禁君、西臺中侯、北帝中真、九靈玉子、太靈真妃,赤精玉童、玄谷先生、南嶽赤松、中山王喬、紫陽真人、西城王君、中皇先生、趙伯玄、山仲宗等。一十八人,并修此道,面發金容,項負圓光,乘空登霄,遊宴紫庭,變化萬方,適意翱翔,嘯命立到,徵召萬靈,攝制群魔,决斷死生,駕霄乘煙,出入帝庭,皆由瓊文,以致上真。王君令封一通於西城山中,有金名帝簡,緑字紫清,合真之人,當得此文。得者寶祕,勿妄輕傳,洩露靈篇九祖被拷,永責鬼官,長閉地獄,萬劫不原。
九天元始號
第一天名鬱單無量天,天上又別置三天之號。九天丈人治於無量天,
去第二天二十四萬里。其天上人經九百萬歲,如世間五百歲。天有四玉帝君,常以月一日、三日、九日,遣玉晨使者履行天下。有修學上道,佩太霄琅書,檢慎法戒,名書帝籙,得同無量天人之位。有犯科違律,為四司所糾,考屬左右三官。至此日當清齋,平旦入室,誦無量天太霄琅書瓊文一遍,則玉晨使者奏子於天王,記名於青宮,九年得乘太霄瓊輪,上昇無量之天也。
第二天名上上禪善無量壽天,天上又別置三天之號,悉隸於無量壽天。九天真王治於無量壽天,去第三天四千六百萬里。其天人經三千六百萬歲,如世間人歷一千歲。天中有四天帝王,常以月七日、十日、十一日,遣領直侍仙履行天下。有精修上道,佩太霄琅書,齋戒誦經,不犯於科,名書帝簡,紫字上清者,得同無量壽天人之位。有犯科違禁,四司所糾,考屬左右三官。至此日當清齋,平旦入室,誦無量壽天太霄琅書瓊文一遍,則侍仙奏子於天王,記名於青宮,九年得乘太霄飛輪,上昇
無量壽天也。
第三天名梵監天,一名須延天,天上又別置三天之號,隸於梵監天。元始天王治於梵監天,去第四天六百七十二萬里。其天人經一億五千二百萬歲,如世間二千歲。天中有四帝真王,常以月二日、四日、十三日,遣主仙玉郎履行天下。有精修上道,佩太霄琅書,齋戒誦經,不犯於科,名書帝籙者,得同梵監天人之位。有犯科違禁,四司所糾,考屬左右三官。至此日清齋,平旦入室,誦梵監天太霄琅書瓊文一遍,則主仙玉郎奏子於天王,記名於青宮,九年得乘太霄飛輪,上昇梵監天也。
第四天名兜術天,一名寂然天,天上又別置三天之號,皆隸於兜術天。元始天王所治兜術天,去第五天千二百四十萬里。其天人經六億八百萬歲,如世間三千歲。天中有四天元王,常以月五日、十二、十六日,遣定仙玉真下履行天下。有精修上道,佩太霄琅書,齋戒誦經,不犯天禁,名書帝圖者,得同兜術天人之位。有違科犯禁,四司所糾,考屬左右三官。至此日當清齋,平旦入室,誦兜術天太霄琅書瓊文一遍,則玉真奏子於天王,記名於東華,九年得乘太霄瓊輪,上昇兜術天也。
第五天名不驕樂天,一名波羅尼密天,天上又別置三天之號,皆隸於不驕樂天。高上元皇所治不驕樂天,去第六天三千六百八十萬里。其天人經二十三億四千萬歲,如世間四千歲。天中有四天統真王,常以月十四日、十七日、十九日、遣中真使者履行天下。有精修上道,佩太霄琅書,齋戒誦經,不犯科禁,名書帝圖者,得同不驕樂天人之位。有犯科違禁,四司所糾,考屬左右三官。至此日當清齋入室,誦不驕樂天太霄琅書瓊文一遍,則中真使者奏子於四天王,記名於東華宮、九年得乘太霄瓊輪,上昇不驕樂天也。
第六天名化應聲天,一名他化自在天,天上又別置三天之號,皆隸於化應聲天。虛皇玉帝所治化應聲天,去第七天五千三百八十四萬里。天人經九十二萬億一千六百萬歲,如世間五千歲。天下有四天寶帝王,常以月十八日、二十、二十三日,遣萬石使者履行天下。有精勤好向,佩太霄琅書,齋戒誦經,不犯科禁,名書帝圖者,得同化應聲天人之位。有犯科違禁,四司所糾,考屬左右三官。至其日當清齋入室,誦化應聲天太霄琅書瓊文一遍,則萬石使者奏子於天寶帝王,記名於東華宮,九年得乘太霄瓊輪,上昇化應聲天也。
第七天名梵寶天,一名波羅尼耶拔致天,天上又別置三天之號,皆隸於梵寶天。萬始先生所治梵寶天,去第八天五百二十萬里。其天人經一劫,如世間六千年。天中有四天高上帝王,常以月二十一日、二十四日、二十七日,遣監天真使者履行天下。有精心苦行,勤修上道,齋戒誦經,不犯天科,名書帝簡者,得同梵寶天人之位。有犯科違禁,四司所糾,考屬左右三官。至其日當清齋入室,誦梵寶天太霄琅書瓊文一遍,則監真使者奏子於高上帝王,記名於東華宮,九年得乘太霄瓊輪,上昇梵寶天也。
第八天名梵摩迦夷天,一名梵眾天,天上又別置三天之號,皆隸於梵眾天。紫虛帝君所治梵摩迦夷天,去第九天六百八十萬里。其天人經二劫,如世間一萬餘歲。天中有四大明真王,常以月二十六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遣羽仙使者履行天下。有精心,
苦行,修齋誦經,不犯科禁,名叅青宮,得同梵摩迦夷天人之位。有行惡犯科違戒,為四司所糾,考屬左右三官。至其日當清齋入室,誦梵摩迦夷天太霄琅書瓊文一遍,則羽仙使者奏子於大明真王,列名於東華宮,九年得乘太霄瓊輪,上昇梵摩迦夷天也。
第九天名波梨答惒天。名大梵天,去下五百億二十萬里,其天別置三天之號,皆隸於大梵天也。太真王治於波梨答惒天。其天人經三劫,如世間二萬五百年。天中有四帝王,常以月一日、十五日、三十日,遣領仙使者履行天下。有修齋戒,整束法服,誦經精思,不犯天科,名書帝籙者,得同波梨答惒天人之位。有行惡犯科,為四司所糾,考屬左右三官。至其日當清齋入室,謂波梨答惒天太霄琅書瓊文一遍,則領仙使者奏子於四帝,記名於東華宮,九年得乘太霄瓊輪,上昇波梨答惒天也。
此九天是始氣之精,眾真帝皇所治。其天別置三天。三天者,皆是九天之別號,合三十六天也。宮室官司,悉有次第。其外有諸梵天名,皆以九天支幹,悉係屬於九天王也。九天又各有一天王,非帝王之號,皆處九天之上。修行上道,求仙度世,宜知天王諱字。知者九天列名,玄以紫氣覆廕其身,神兵衛己,令得九天祕書,位同九天之仙。得者寶密,妄宣非人,死入九幽地獄考掠,萬劫不原,慎之。
第一鬱單無量天王,姓混諱AU,衣九色
無縫自然斑文之裘,頭戴耀精日圓,恰天 無映玄臺紫戶之內,左右侍真玉女九萬人。
第二上上禪善無量壽天王,姓楔諱BAO,衣九色自成雲文之裘,頭戴暉精月光,治天玉國珠林七寶瓊臺,左右侍真玉女七萬人。
第三須延天王、姓滓諱CDE,衣,
九色三法雲文之裘,頭戴天元寶明,治天玉京靈都宮,左右侍真玉女九萬人。
第四寂然天王,姓浮諱FP,衣七色龍文通光之裘,頭戴陰精夜光,治天珠宮瓊臺之上,左右侍真玉女六萬人。
第五不驕樂天王,姓凝諱覆,衣九色飛霜雲文斑裘,頭戴青華歲星玄精,治天無映丹房九層玉臺,左右侍真玉女七萬人。
第六化應聲天王,姓輝諱J,衣九色流光耀雲錦裘,頭戴白光太白玉精,治天瓊林上宮朱映之房,左右侍真玉女六萬人。
第七梵寶天王,姓精諱霧雲Q,衣九色流雲飛晨之裘,頭戴流丹絳寶熒星玄精,治天南上七映之宮,左右侍真玉女八萬人。
第八梵摩迦夷天王,姓玄諱霐,衣九色
無縫飛雲之裘,頭戴玄晨辰星流精,治天九玄鳳城紫瓊玉臺,左右侍真玉女五萬人。
第九波梨答惒天王,姓王諱靈A,衣九色
無縫玄雲寶裘,頭戴無極流黃鎮星飛精,治天陵層玉京大有妙宮九曲之房,左右侍真玉女九萬人。
九天九王,萬氣之本宗,眾帝之祖先,乃九氣之精源。以天地未凝,三晨未明,結自然而生於空洞之內,溟涬之中。歷九萬劫,而分氣各治,置立九天,日月星辰於是而明,萬氣流演,結成道真。元始上皇、高上玉虛,並生始天之中,三十九帝、二十四真,遂有宮闕次序之官。上皇寶經,皆結自然之章以行。長生之道,不死之方,符章玉訣,皆起於九天之王,傳於世代之真。至三五改運,九靈應期,後聖九玄道君,推校本元,以歷九萬億九千累劫,上皇典格,多不相叅。道君以中皇元年九月一日,於玉天瓊房金闕上宮,命東華青宮尋俯仰之格,錄校古文,改定撰集靈篇,集為寶經三百卷,以付上相青童君,使傳後學玉名合真之人。凡學求仙,不知道之所出,寶訣所生,投闇而學,無有祖宗,真不為降,道亦不行。諸欲求仙,當尋九天之根,得其本元,道無不備,仙無不成也。但九天王祕諱,藏於九天之上大有之宮,不傳於下世。有玄名帝圖,金字上清,推運遇會,得知九天王名,天王即遣玉童十二人、玉女九人,侍衛兆身。依科清齋九十日,或九日,齎上金九兩,紫文九十尺,以誓九天之信,師然後而盟傳。不得輕泄至靈,考延七祖,長充鬼役,負石運山,身沒三官,萬不得仙。
鬱單無量天王太霄琅書瓊文第一
太霄空洞氣,結氣成雲營。我王挺神匠,有化若無形。
無形中有真,有真無中生。眇莽玄虛上,蕭蕭元始精。
法景朗妙覺,玄運來相征。列宿羅玉宇,飛霞超緑瓊。
煥落三晨曜,流光鬱紫清。携衿玉景臺。解惒戲鳳城。
迴霄登九嶺,以啟不窮齡。誰能同此遊,可來尋余名。
余名甚易知。安在東華庭。自可超玄都,精微思帝靈。
棄去雲外念,專一守黃寧。披誦太霄章,三關自當明。
玄降徘徊輦,虛遣飛霞軿。九天雖玄遐,妙想安爾形。
上上禪善無量壽天王太霄琅書瓊文第二
靈運啟空洞,金真秀瓊胎。法景太寂庭,玄化自相推。
歷劫淪九冥,與真契幽期。三晨告元始,運通自來綏。
匡轡明霞上,流精耀玉枝。顧眄無中有,混合似嬰兒。
父寧與母精,逍遙戲鳳臺。落景遊雲房,獨妙誰能知。
合慶離羅門,解禊紫霄崖。若欲相尋索,精研琅書辭。
迴轉瓊文章,天王自當知。洞存帝一尊,以為求仙基。
絕念棄外想,常使心神夷。精感致真降,鬱然煥羽儀。
拔度七祖根,咸同登雲階。玉章映高靈,瓊文難尋思。
二妙以相和,各稱本不齊。子欲戲九玄,但誦太霄書。
萬劫在俄頃,勿憂天應遲。
梵監天王太霄琅書瓊文第三
澄清無毫穢,結氣成紫暉。丹霄映監天,羅布迺南迴。
三晨明列宿,七轉朗太微。靈風迅奇香,玉籟聲何悲。
神鳳翔瓊林,群仙振羽衣。天王乘運征,握節總萬機。
虛輪振空洞,遼朗九天扉。携提霄中賓,解衿入瓊幃。
敷爛扶晨氣,耀羅煥玉階。陵梵映朱日,干景翼靈輝。
飄飄元化內。玉輦正徘徊。公子命虎符,總攝萬神歸。
拔滅七祖根,窮魂皆仙飛。琅書慶雲庭,瓊文洞虛微。
精研道日鮮,億劫靈不衰。萬化隨運遷,乃知妙者希。
寂然天王太霄琅書瓊文第四
宴景太寂鄉,迴風迅瓊輪。丹霄翼緑輿,神公輔帝尊。
翳翳九玄化,離離開趣門。徘徊金羅上,嘯歌慶靈雲。
三唱朗玄覺,五迴道乃分。金房煥嵯峨,流精何紛紛。
左顧見無英,右眄覩白元。履昌度黃籙。太一挺命根。
為我記仙籍,授我度命文。清唱運天真,靜思理百關。
帝一鎮靈宮,法服飛青裙。相與契何計,合會九天端。
有日若無期,皇華正四圓。至感棄餘念,道從玄中傳。
靈感各有運,至學故多全。
不驕樂天王太霄琅書瓊文第五
空中生紫煙,鬱勃翳華宮。流明順運迴,丹霄映緑房。
翼輔虛中景,耀靈煥十方。萬帝由真運,莫若九天王。
體結自然秀,含氣挺虛宮。理化正四維,號為眾帝宗。
落景乘八煙,總統輪空洞。朝遊西臺館,夕憩扶桑宮。
攝校玄圖籙,拔度青華童。桃康定命籍,明初保劫功。
流眄無崖際,萬化隨運通。飛步誦太霄,幽尋元始蹤。
積思感至寂,以致登玄窗。宿基流餘慶,七祖返南宮。
五苦非所履,結友在太空。靈嶽非常宮,飛雲是我龍。
結携九嶺真,偶景以成雙。何為坐囂穢,婆娑待命窮。
化應聲天王太霄琅書瓊文第六
高靈秀空洞,凝氣結朱煙。握節迴九霄,飄飄天帝真。
瓊臺耀巖阿,紫鳳鬱玉麟。靈歌逸幽宮,蕭條雲上人。
携契七映房,金羅煥中田。天王正有九,飛仙有億千。
洞陽鬱靈標,為兆度命年。丹華朗朱日,流芳觀兆身。
仰歠月中漿,九源降液津。永保不終劫,內外洞虛鮮。
積思感太空,洞得無極淵。形與混合同,遊宴莫能旋。
梵寶天王太霄琅書瓊文第七
三晨朗幽夜,流霞耀金日。丹房煥嗟峨,靈香繞瓊室。
公子合慶堂,履昌携帝一。三元混合宮,微言甚幽密。
兆欲度命年。靜思無雜匹。寂若雖云無,真從空中逸。
慶加靡不周,七玄自蒙拔。積福有重基,宿根咸消滅。
瓊文有妙章,斯篇慎忘失。存念至靈諱,道降同玄一。
梵摩迦夷天王太霄琅書瓊文第八
九玄洞元氣,紫素凌玉霄。靈秀煥金門,神融茂瓊條。
豁落紫虛館,慶雲隨化消。淵響叩靈機,法鼓振太幽。
宴景玄晨闕,流迴薄靈飈。匡轡九天外,運駕以逍遙。
徘徊紫霞峰,客治玉皇朝。萬劫不俄頃,儵欻二象交。
虛庭無稽逮,去來順運寥。大化不改度,三晨洞靈標。
琅書慶神室,瓊文理清謠。合秀自玄挺,反容非華翹。
波梨答惒天王太霄琅書瓊文第九
玄氣結九霄,紫虛朗太陽。飛瓊凌華芒,流精凝玉霜。
天真乘運迴,薄雲茂玄梁。冥會自相感,丹霄映輕行。
幽期高晨府,携契朝玉京。靈化沖漠裹,寥寥冥運彰。
流芳翳朱日,迴風迅奇香。煥爛金門上,瓊臺吐玉英。
蘭芝盈玄谷,仰咽六胃昌。神逸感寂宮,幽思徹洞鄉。
執契太霄館。歸真瓊文章。
《太霄琅書瓊文帝章》,皆以九玄微辭,九天王於空洞之中,元始之先,玄歌理命,遊慶霄庭,音句虛微,玄中而生神真寶訣,故著靈篇。得行此道,位同九天,微思至諱,存神念真,靈瑞告感,自然登晨。
凡修此道,當以本命八節之日,浴清齋,正中入室,東向叩齒九通,仰存九天之上,九色飛雲流光下映,蓊藹室堂,微呼九天王諱,存念真神,便誦太霄琅書瓊文之章九篇一遍,以慶霄庭,神歡寂室,靈感九玄,如法九年,剋乘飛景,宴轡紫晨也。
若以九天遊宴下降,察行萬仙玄會之日,如上清齋,各以其時誦詠一遍,則九天記名,右別太真,九年無虧,剋得上仙。
帝章皆九天元精所生,九天帝王隱書寶名,符章玉訣悉表其中。有佩此文,九天同真,萬靈稽首,群仙衛迎,威制天魔,出入無方,乘雲駕虛,遊宴太空。此文微妙,萬帝之宗,有明此訣,即為仙王。有泄輕傳,死沒九泉,殃逮七祖,洞填河源,萬劫之掠,宜慎奉行。
       
       
       
       
       
       
       
   
右瓊文帝章二百四十音,皆九天之元精,萬真之隱名,當刻書棗心之木,受之於絕巖清泉之札,施於飛羅之巾,北向上誓九天,奉受九天之章。弟子執上金九兩,紫文九十尺,向南而伏,師讀瓊文,而授弟子也。若未得刻書印文,亦可以雌黃書青碧上,盟而授之,然後可徐徐更刻文,登山盟於九天也。
若刻書瓊文於棗心之上,不得懸印章向於四方,以玉函盛之於別室,正向於上,朝夕燒香禮拜九天之王也。兆欲召東嶽仙官,問吉凶之兆,通靈致真之法,當以甲乙之日,以帝章向東讀之一過,則仙官立到,與真共言。召南嶽,當以丙丁之日,如上法,則南嶽仙官立到,與真通言。召西嶽,當以庚辛之日,如上法,則西嶽仙官立到,與真,共言。召北嶽,當以壬癸之日,如上法,則北嶽仙官立到,與真通言。召中嶽,當以戊己之日,如上法,則中嶽仙官立到,與真通言。凡召五嶽之法,皆向正方叩齒三十六通,便讀帝章也。精心齋戒,神無不降,若體履囂穢,未洞玄冥,便閉眼精思,無不見神。自當究幽察冥,知吉凶之兆,九年與真同形,出空入無,遊宴玉晨。
兆修行道備,有真人下降,雲輿紫蓋來迎兆身。兆當以帝章之印,印兩蹠及兩手,以立成羽翮,運兆同昇也。
若於五嶽隱靜之處,修行誦詠,有異物假託真形,降兆之房,當以帝章之印向之,則真偽立見。若是真人仙官,兆當稽首奉迎,隨意陳請,剋得要言。若是魔精,即復本形也。
兆當叩齒三十六通,讀帝章一遍,魔即滅景絕形於兆前。如此之法,惟令心口相應,慎勿示人。示人泄真,其道不行。
兆暮臥獨處,當以帝章置於心上,即有太霄真仙來衛,兆形景應夢想,與真共言,不出九年,得面對真人。
凡受帝章之印,不得妄泄見人。見三人道去,施用不行。
凡修此道,慎勿輕履殗穢,觸忤真神,犯之九年,拷掠兆之身。
若有玄圖帝簡,緑字紫書,金骨玉髓,名書青宮,九天王自當遣四極真人,下授兆身瓊文帝章也。
若有宿緣,遭遇明師,皆玄挺運會,應得此文,克成上仙。皆當齎金繒之信,詣師清齋,奉受修行。若無信盟,天不啟靈,真不降格,萬不成仙。師傳輕泄,拷及七祖,長充鬼官,明慎玄科,慎勿妄宣。
凡傳《太霄琅書瓊文帝章》,當於高山空寂之間,施飛羅之巾於北面,香餅棗果之物置之,盛以別盤,以經置於飛羅之上。師北向叩齒三十六通,奉上請九靈元真玄始上官,金仙玉女,太乙靈神,監真直司,五帝眾真,今有某嶽先生某甲,紫絡結胞,宿命挺仙,齎金繒之信,求受靈文,九天真諱瓊文帝章,天科告慎,誓寶靈真,願迂神光玄映下臣,有泄之日,歸身河源,七祖謝罪,不敢又仙。畢,以經章手執,付弟子也。訖,以餅果埋於玄嶽之中,不得他用。此九天王之祕奧,太真之妙訣。修學之士,而無此天科,徒勞於空山,無感於寂庭。勤向篤志,思念九玄,天王感悅,遣玉童玉女侍衛兆身,九年之內,剋乘飛瓊,上昇九天。
高上太霄琅書瓊文帝章經竟 |